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

[复制链接]
qijian 发表于 2023-10-2 18:49: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unj 发表于 2023-10-2 18:49: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为什么?
人类道德沟壑做事儿还需要理由?
古代皇帝,像司马衷、刘禅等这些君主是在挑战做皇帝的底线。但也尤其苦衷,我不做皇帝你们给我推上来做皇帝,我没有能力你怪我?
但是像朱祁镇、完颜构这些老狗,他们是在挑战做人的底线。可以说中国古代皇帝做人准则的沟壑,做人底线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对比起来,崇祯都熠熠生辉。
scrollll 发表于 2023-10-2 18:50:0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朱祁镇这人品性的确有问题,土木堡之变对大明打击极大,大明精锐战力损失殆尽,明朝失去明初的锐气,转为守势,这首要责任人就是他朱祁镇,结果他复辟后严肃处理了给他善后的一系列功臣。《明朝那些事儿》中将他洗白成“好人”,那么好吧,你当初要是被逼着做“叫门天子”也就算了,可你复辟后,处理当初拒绝为你卖明行为开门的守将又是怎么回事?比如流放郭登。还有连你在瓦剌为囚时都追随你的袁彬,你后来都整,更过分的是北京保卫战的名将范广,你不光处死他,还抄没其家,妻小家宅被赏赐给瓦剌降人。当然最过分的是处死于谦,朱祁镇当年犯下大错差点颠覆掉大明江山,正是于谦力挽狂澜,保住北京保住大明半壁江山,于谦还极其清廉,好家伙你朱祁镇上台就处斩于谦,真可谓大明之耻。朱祁镇复辟后,还干了一系列令人无法理解的事,包括给土木堡罪魁太监王振、仇敌瓦剌也先立碑,怎么看都和完颜构是一类货色。
朱祁钰对朱祁镇算不上好,但毕竟还是让朱祁镇在南宫里生了九个孩子,结果朱祁镇把他弟弟的妃子们全部杀了殉葬,还把自己的弟妹(代宗皇后)赶出宫夺其财产。
回答本问题: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除掉朱祁镇本身思想道德的局限性,应该还是为了巩固权力。
朱祁镇复辟后不是只杀了一个于谦,而是将他弟弟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多数迫害了,六部尚书他搞掉了五个,文武大臣几乎换了个遍,全部换上他的“亲信”——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推荐的人,也就是所谓“夺门之变”的功臣。而且要明确的一点是,朱祁镇复辟是政变,当时他弟朱祁钰还活着,政变后第一时间自然是要清除异己,巩固权力。另一点比较隐晦,就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帮野心家参与政变就是为了谋夺政治利益,朱祁镇复辟成功自然要分享利益,谗言杀害于谦的就是徐有贞,而徐有贞也得到了于谦的兵部尚书职务。
朱祁镇这人做皇帝是真不行,他复辟之后,亲信蒙古哈喇慎部领主孛来的入贡谎言,放任他占领河套地区。河套地区有多重要呢? 游牧民族有了这个地方,就可以将之建成进攻汉地的基地,历史上自汉朝始就视为战略要地。后来困扰明朝多时的“套寇”,就是因明英宗而起明英宗还扶植建州女真董山(爱新觉罗·充善),使得该部日益膨胀,最后跳反,屡犯边关,杀掠边民十余万。虽然后来董山被杀,但是建州的祸患却留下了,直到最后努尔哈赤的出现。内政方面,复辟后,朱祁镇重用奸臣,吏治昏庸,民间又爆发了数十万的流民起义,导致明朝自景泰时期恢复的国力再度受创。
再联系到他之前干的给也先太君带路,到城门前“叫门”的行为,以及后来对拒绝开门的守城将领打击报复,可以说朱祁镇是即没有一个君王的能力也没有一个君王的觉悟,根本就不具备皇帝的职业道德, 家国天下的责任感更是丝毫不见,比崇祯差远了。此外,说他是“好人”是很牵强的,他的确下令废除宫妃殉葬制度,可也是他让弟弟的妃嫔殉葬,若不是李贤拦着朱祁钰的皇后都差点殉葬了。
如果朱祁镇不是有一个好儿子做皇帝,给他收拾烂摊子,大明能提前给他弄崩盘。
lynmm 发表于 2023-10-2 18:50:1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朱祁镇复辟之后,可不是只杀了一个于谦。

命斩于谦、王文,王诚、舒良、张永、王勤于市,籍其家。
于谦,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
王文,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王诚、舒良、张永、王勤,司礼监太监。

谪陈循、江渊、俞士悦、项文曜充铁岭卫军。
陈循,少保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江渊,太子少师兼工部尚书。
俞士悦,太子太保兼刑部尚书。
项文曜,吏部左侍郎。

罢萧镃、商辂、王伟、古镛、丁澄为民。
萧镃,太子少师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
商辂,兵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左春坊大学士。
王伟,兵部右侍郎。
古镛,大理寺左少卿。
丁澄,南京通政司参议。

仅以上述,大致盘点一下:
兵部,尚书于谦被杀,侍郎商辂、王伟被贬为民。
吏部,尚书王文被杀,侍郎项文曜充军。
户部,尚书陈循充军,尚书萧镃被贬为民(感觉萧镃应该是挂尚书衔,主持户部工作的是陈循)。
工部,尚书江渊充军。
刑部,尚书俞士悦充军。
然后,硕果仅存的那位礼部尚书,叫胡濙。
nana00101 发表于 2023-10-2 18:50:2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的回答千篇一律,都是被明史误导了的。就只说一件事:
“不杀于谦,此举无名。”——这句话出自于冕为了求宪宗给于谦翻案写的《先肃愍公行状》,随后被《明史》等众多史书抄去了。
于冕当时为了能让宪宗肯给于谦翻案,在状纸中将杀害于谦的罪责全部推到了已经倒台的徐有贞身上,同时为了表示上层不愿意杀于谦还洗白了孙太后。
像《明史·于谦传》中的:
“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
——————————————————————
这些洗白的史源全部出自《于谦祠墓录·卷五》的《先肃愍公行状》,而且是“孤证”。尤其后两条,除了于冕之外没有一个当事人记载过这些事!

对于徐有贞那句话《国朝献征录》里有这么个记载:
至辛卯冬,文定北上,武功具饯之,备述夺门始末,且恚叹曰:“石亨辈致死于王,乃嫁罪老夫耶?”令世有良史,徐元玉(徐有贞字元玉)岂终受诬乎?寔深有望于文定。明年文定果及第入史馆,然竟无由公伸辨也。余闻故老云:英庙持于王狱辞未下,石亨偕张軏面奏曰:“陛下不杀谦等,今日之事何名?”上意遂决。忌嫉之徒乃谓出自公口,冤哉。初犹有知其诬者。【及少保子冕求程篁墩序旌功录,以实谤言,天下信之矣 。】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
——————————————————————
徐有贞说自己根本没说过这话,是石亨和张軏说的,于冕和程敏政诬陷了他,所以徐有贞从来也没有承认过。
而于冕、程敏政都说徐有贞说过,陈建、焦竑却说徐有贞没说过。尽管这些人说法不统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
除了于冕,所有人都没有说过英宗曾说"于谦实有功"这句话!

最有意思的是陈建说这话不但不是徐有贞说的,而且“犹豫”的也不是英宗,而是徐有贞
“先是于谦等下狱,徐有贞犹豫,张軏言曰:‘不杀谦等,今日无名’, 狱遂决。
——明·陈建《皇明从信录》
——————————————————————
所以“不杀于谦,此举无名”这话到底是谁说的,究竟有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又是不是说给英宗听的都不好说!就不要为了证明一句真假都不一定的话去各种分析了。
yuyuyouling 发表于 2023-10-2 18:50:2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朱祁镇是个烂人,一个人一旦自私自利到了极点,这种人的思维逻辑就很难为正常人所能理解了。
当时朱祁钰病重将死而且无子,朱见深继承大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际上他作为原本的皇帝和现在具备第一继位资格的皇子的亲爹,搞夺门就是为了自己再爽一把。夺门时绝大多数文臣勋贵包括于谦在内都没掺和,但是这不妨碍烂人对你有敌意。卫国英雄范广被诬杀还不算,妻女还被赐给他从瓦剌带回来的鞑子为奴。还给王振和也先修庙。这种烂人你觉得他做烂事有什么逻辑可言吗?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