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复制链接]
小新技术 发表于 2023-10-2 12:25:1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fgm 发表于 2023-10-2 12:25: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家印的问题,就不是经营失败引发的天量负债。而是在此过程中冷酷地唯利益出发,干出的一系列财务舞弊、行贿XX工作人员、扰乱金融秩序……等行为。
因为许老板肉身留在了国内,因而可参考此前几个特大金融案的结局。
基本可以肯定,自从金融案“废死”的风气流行后,许家印应该不会步上世纪末无锡老太太邓斌的后尘(被枪毙),但也不可能如同华晨中国汽车董事长仰融一样(在主打领域复出)。最好的结局就是老老实实地蹲着,不该说的话一句不说,出来后当个摆件。
有意思的是,在风光的时候,许老板早早就关心起社会对他的身后评价。在某次醉酒后,他曾严肃地询问公司高管:
我怎样才能流芳百世?
许老板不知道,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对他身后名的评价,很可能要借助两味中草药的名字:
我们不知道“十大功劳”有什么功,但能一桩桩地数出“十万错”的错。


风雨许家印:“十大功劳”没法排,“十万错”却数得清

从皮带到厕纸
许家印被抓了,在距离他65岁生日仅11天的那个夜晚。
2023年9月28日晚间,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http://3333.HK)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公告中未说明的是,就在一周前,许老板曾看好的接班人、一度主导恒大财富的工作的二儿子Peter(许腾鹤,此人中文名字在恒大内部被列为机密,所有的任命书、财务报表中均以Peter Xu代称)就已被带走配合调查。同时被带走的,还有杜亮(恒大财富总经理)、潘大荣(恒大集团前CFO)、甄立涛(恒大物业董事长)等与恒大财务瓜葛颇深的一众高管。
恒大事件由经济纠纷性质的民事案件转为经济犯罪性质的刑事案件,意味着事情正在起变化,意味着曾经的宇宙房企恒大,其大结局已经初见端倪。
恒大这艘险象环生的破船,终于随着许家印被抓而被当局战略性放弃了。试图跳帮的人群,还能躲过沉船引发的致命旋涡吗?
有涉世不深的天真人还会追问,当工作组在2021年进驻它忠诚的恒大后,许家印就不再是公司的实际掌舵人,为什么抓他就意味着恒大GG呢?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到处充满着正确答案。
我就只说两个细节吧:
第一,9月24日晚间中国恒大披露境外债务重组更新信息称,鉴于恒大地产正被立案调查的现状,公司无法满足新票据的发行资格,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重组的条款以匹配公司客观情况和债权人诉求。
第二,9月27日,武汉恒大时代新城通过公号发布《关于银行贷款问题的告知函》,宣称已与各商业银行充分沟通,明确业主个人贷款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案。其中最劲爆的内容是:
1,业主可以在对应贷款银行申请延缓还贷,直至交房(对业主“不交房,不还贷”的要求予以搁置争议)
2,银行对提交延期还款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停贷业主进行了征信保护,业主申请延期还款且银行系统确认期间内原则上无罚息(部分满足了业主“不上征信、不罚息”的要求)
现实不是爽文,这两则“小事”并不是什么“债主与业主的胜利”,反而颇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前者意味着,工作组历时两年,好不容易与债主们艰难达成了债务重组的共识,但具体方案却执行不下去了,恒大的这一口气很可能缓不过来…
后者意味着,恒大的部分房地产项目已经“保交楼”无望,在允许业主们躺平的同时,也给自己放了个摆烂的“长假”。
在此背景下,身为恒大吉祥物的许老板被抓,基本上说明了一件事:
许家印的存在,对目前的恒大局势已经失去意义——但凡许家印对稳住债权人信心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用,有关部门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儿采取强制措施。
不由得想起《国产凌凌漆》中,周星驰被告知:
就算是一张厕纸、一条内裤,都有它本身的用处!


悲催的是,当恒大彻底失去抢救(重组)价值、有关部门决定快刀斩乱麻之后,曾经的许皮带,价值还不如许厕纸。

许家印的商业思维
许老板被采取强制措施,这并不是恒大的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问题,大家想知道的是:许家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犯下了什么样的罪行?恒大的治理风险会不会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我们先从许家印的性格特征谈起。
一家公司的行事风格,往往受到创始人的影响。恒大集团狂野发展的路子上,到处都有许家印的DNA。
且不说早些年许老板如何与监管方做朋友,最后拉着当事人加盟恒大,进而收购盛京银行的破事了;也不说许老板如何拿捏合作伙伴,把排行榜上的富豪轮流坑到破产的光辉事迹,我们就以最浅显无害的足球八卦故事,探讨一下许家印治下的恒大如何混迹商场。
2015年11月21日晚,杀入亚冠决赛的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亮相广州天河体育场,当场就惊呆了赞助商和所有观众一一在许家印的指令下,恒大队单方面撕毁尚未到期的赞助合约,把球衣广告从“东风日产”更换成了自家的“恒大人寿”。
晚上22时许,当恒大为登顶亚冠而狂欢时,东风日产紧急发布了《关于恒大亚冠决赛中的变故声明》,严重指责广州恒大不遵守商业契约精神,并在事后反驳恒大俱乐部“合同到期”的托辞:
2014年2月17日,东风日产启辰与恒大战略签约,合同期为两个赛季年,在此期间,东风日产启辰赞助恒大胸前球衣广告。在亚冠决赛的重要时刻,恒大队单方面违约,甚至未尽及告知义务…
许家印授意毁约,与两个月之前的一笔并购案有关。
2015年9月,恒大地产集团以39.39亿元买下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的股权,溢价达145.72%,并将其更名为恒大人寿。自此,恒大补上了保险牌照,为控盘盛京银行、开启金融并购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上一个这样干的知名企业,是海航。
再往上,是安邦。
“球衣违约案”在极短时间内,就引发了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媒体广泛讨论,由此快速打开恒大人寿的知名度,许家印“以违约金换新产品”、启动金融板块布局的思路大获成功。2016年,恒大人寿创下了单月售卖100亿保险产品的记录。


有人觉得,恒大虽然毁约,但它交付了违约金啊,似乎也很合理?
可是,钻研商业漏洞一百年的许老板,早把商业合约中的违约金条款玩出了新境界。
2011年夏天,足坛豪门皇家马德里第三次造访中国,辗转在多个大城市打友谊赛、刷声望,日程安排得很满。但是,皇马在密密麻麻的行程安排中,竟然还跑去广州恒大的新训练基地,为后者做免费宣传。一时间,坊间推测,莫非许家印与皇马高层有什么隐秘协定?
然鹅,隐秘协定是没有的,因为一切流氓手法都堂而皇之地写在公开合约里。
在加入“皇马中国行”的赛事计划时,许家印签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合同:其他队伍和皇马签约打友谊赛,千方百计为本队争取更高的出场费,因为这不但关系到球队的“面子”,还关系到实实在在的“里子”(经济利益)。但许家印则相反,他让工作人员与皇马签订了单边出场费合约:
恒大的出场费定得非常低,几乎对不起一支职业队的身价;而皇马的出场费非常高,几乎超出了“银河舰队”的待遇,接近天顶星人的水平。
由于对双方球队的约束完全不对等,签约的时候甚至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风波:有中超俱乐部对恒大队“扰乱出场费秩序”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对未来豪门来华时的友谊赛谈判构成压力;有足球记者对恒大“无下限跪舔豪门”的行径不满,认为坐实了中国足球的“人傻钱多”的恶名…
但事实证明,大家还是太年轻,有时候还比较幼稚。
在与皇马的比赛前夕,许家印亲自接见皇马管理团队,双方言谈甚欢。在许下未来合作大饼的美好宏图后,许老板“不经意”地提出,让皇马全体球员参加恒大的一系列商业活动(例如为恒大新基地剪彩,与恒大青年队球员作秀,与恒大的外援互动造势)。
老外哪见过这样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自来熟”?对方委婉地表示,皇马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凑,抽不出时间。而且商业活动要有相应规范,得加钱!
许老板邪魅一笑,慢条斯理地开始讲道理:
明天就要开赛的友谊赛你们有印象吧?在合约中,皇马的出场费很高,但对应着天文数字般的违约费;恒大队的出场费低得离谱,可违约费近乎于没有。
如果你们不答应为恒大新基地剪彩,明天恒大就直接罢赛了,恒大的违约费低,我双倍赔偿就是,皇马违约费高,不知道得赔多少?别忘了,天河体育场门票卖得可好了…
然后,全国球迷就看到了皇马密集造访恒大新基地的打气加油,看到了迪玛利亚与恒大外援孔卡勾肩搭背的朴实笑脸。
关键是,这都是皇马自愿的,全~程~免~费~。



皇马全队造访恒大新基地,前排的皇马管理团队笑得很木然

许家印理解的商战,从来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当中国足坛还在为面子与里子斤斤计较时,他率先站在了大气层,睥睨群雄。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苏宁集团拿出200亿、购买恒大5%股份之后,董事长张近东与许家印推杯换盏之余,却打起十二分精神与许老板周旋。
在那几年里,张近东去恒大办公室的次数,比去苏宁董事会还多。
然并卵,随着恒大的黑幕被揭开,苏宁深陷财务危机,难以自拔。
从中可见,即使在张近东这种战略合作级别伙伴眼中,许家印也是典型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强大、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完全不在乎虚名。

许教授这样玩金融
有不少商学院教授把恒大“球衣违约案”写进MBA案例集。他们言辞凿凿地认为,作为一家金融保险类公司,恒大人寿从亮相起就留下了“契约精神”的污点,对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不利,后人要以此为鉴…
这就是典型的书呆子思维,还是“先射箭再画靶子”的那种。
事实上,在许家印的布局中,恒大人寿从来就不是一家卖保险挣利差的正经保险公司,而是构筑恒大商业帝国的金融工具。
举个栗子,到2017年,恒大通过三轮扩股,总共引进战投1300亿元。参与战投的冤大头中,既有被迫绑定的供应商团队(希望将手里票据借机变现),也有不差钱的国资企业(例如著名的中信资本),但还有野心勃勃的“许家印的朋友们”(例如背景复杂的山东高速)。
以名单中其貌不扬的广州逸和为例,该公司的实控人是李勤,他的名字,曾在2017年浦发银行千亿骗贷案、安信信托爆雷案中反复出现。指望着在金融旋涡中大伤元气的李老板拿出真金白银投恒大,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的恒大人寿如同宋江一样,及时出现。它为李老板们提供为期六个月的Bridge Loan(过桥资金,也叫做“缺口融资”),让李老板借钱获得参与“做大恒大蛋糕”的宝贵机会,为此仅需要每天支付0.06%~0.08%的利息(折合年利超过了10%)。
更美妙的是,恒大人寿提供的这笔折合数十个“小目标”的战略投资,刚到账就被恒大地产强行挪用,拿来填补美元债利息,以及支撑地产周转(参见《许家印从首富变老赖?一文看懂恒大1300亿的“战投转股权”闹剧》)。
但在当时,战略投资者憧憬着美好未来,恒大金融操盘者琢磨着一鱼双吃(为恒大集团“创造”出现金流,还为恒大人寿提供了稳定的高息项目)。
——看起来,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来自《新华字典》的权威注释

自始至终,恒大人寿以客户的投保资金为盘子,为恒大的战略投资者提供搭桥资金,让后者以股权投资方式欣然下场。在此过程中,巨额资金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恒大,形成了坚实的资金闭环。
当然,在这个资本游戏被真正玩坏之前,许家印及其真正的盟友,早已分批次套现,落袋为安。


至于在恒大暴雷后没跑掉的战投小伙伴,通常都把投资失利归咎于“许家印不讲武德”,顶多在股东大会上向投资者轻描淡写地解释“交了一次宝贵的学费”、强调一番“输在当下,赢在未来”。
如果个别大佬被许老板收割了,那可能是学艺不精,在所难免。但问题是,这么多商业精英集体“交学费”,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怀疑过恒大的未来战略有多不靠谱,都没算清楚过桥资金的持有成本有多高吗?为什么他们如过江之鲫,争着跳上恒大的破船呢?
答案是,在这个资本游戏中,参与者有一个算一个,都能满手沾油水,因而人人笑容可掬,默契着把这个“左手倒右手”的游戏玩得丝滑、柔顺。
许家印的朋友圈大佬与细佬,决口不提“投赢了自己的功劳,投输了是股东的责任”,更不提在获得过桥资金的过程中,大佬们与恒大高管合作成立皮包公司A,为恒大人寿B提供资金,定向参与战投伙伴C的融资项目,从而间接实现了由A到C的高息融资。
据悉,如此定投的大佬们,不乏人和的戴老板、正威的王老板、山东高速的孙老板……他们在恒大内部的合作伙伴,就包括了夏海钧等恒大高管。
大伙儿齐心协力让公司背上高利贷,自己却私下赚得钵满盆盈。



公司高管说:今年的投资算是交学费吧,你看管理层都主动降薪了…至于个人财富涨没涨,这是隐私,不予回应

2000年左右,Shleifer、La Porta等新制度经济学大佬提出,在公司股权集中的情形中,持股占优的大股东可以通过控制权作出损害公司、但满足个人私利的决策。这就是经典的“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或者被称之为:
Tunneling(掏空行为).
但搞笑的是,国内学术界的某些人,不知道是脑回路过于清新,亦或是大脑语言区过于贫瘠,非要把该词按照字面意思,硬译为:
隧道效应。
我奉劝大家一句,但凡你看到翻译的经济类教材中出现了“隧道效应”一词,该版本的翻译质量大多一言难尽,有机会还是趁早换个译本吧。
但是,无论是掏空行为还是隧道效应,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当事人背着公众,在公司地基下疯狂盗采资源。在他们眼里,公司大厦摇摇欲坠不算什么,肥了自身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隧道效应”在中外企业中普遍存在,那么恒大高管与投资者的熟练勾兑,完全把掏空上升到了新台阶,大有“挖穿地球”的狠劲儿。
问题来了,许家印构思的恒大金融操作,究竟是谁在主导实施的呢?
自2022年以来,恒大多名在职与离职的高管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其中就有:负责恒大资金运作、参与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质押案的前CFO潘大荣;主导恒大系运营与财务舞弊的集团“二把手”夏海钧;恒大财富法定代表人、开创“让领导先跑”壮举的杜亮;由媒体转管理的恒大集团原执行总裁柯鹏。以及构建灰色融资帝国的幕后大佬、恒大人寿原董事长:
朱加麟。


朱加麟现年59岁,198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即加入中信集团,并很快就成为董事长秘书,自此驶入升职快车道。此人在中信集团任职超过30年,于2014年成为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17年09月,朱加麟不顾大好的政治前途,决然加入恒大集团,并出任恒大人寿董事长。
外界普遍认为,从一家正部级央企的核心部门负责人跳槽到一家民企,朱加麟的案例属于典型的:
政商旋转门。



欧美学术界认为,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转换角色、交叉为利益集团牟利的机制,即为“旋转门”

其实在离职之前,朱行长就有着不得不离开的“苦衷”。
朱加麟与许家印私交甚笃,并在工作上与恒大紧密合作。例如,朱加麟在任上曾主导一项中融人寿与恒大集团的互投,这笔总金额超40亿元的合作,成为该公司最著名的“三高式关联交易”(风险最高、问题最大、金额最高)。
在他的影响下,中信银行和恒大集团过往甚密。据《财新》在2021年的一项调查中透露,恒大暴雷时,集团最大的融资“金主”正是中信,两者之间的表外融资仍处于进一步清理当中。
朱加麟加入恒大的时点,正值恒大通过金融板块给地产业务“自融”资金的关键时刻。很快,他以两个大手笔震惊了市场:
首先是在2017年主导操盘,以“旋转人”的身份,约来包括国资、民企在内的二十五家机构,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引入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缓(tui)解(hou)了恒大的永续债压力。
其次是在三年内,把新收购的恒大人寿做成了总资产约2415亿元的保险巨擘。在掌控恒大人寿的第一年(2017年),恒大人寿的资产规模就达到1038.43亿元,提前突破了许家印制定的“千亿元红包计划”。
而在恒大崩盘后,恒大人寿的“自融”手法被广泛披露。朱加麟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通过“公司互投”规避监管层对于关联交易的规定。
恒大人寿最常用的挪用手法就是,通过投资由底层资产包装成应收账款的信托计划,造成应收账款的进度假象,而实际资金则神不知鬼不觉地流入关联公司(主要是恒大地产),成为输血续命的“补药”。
从业务手法上看,即使抛开“旋转门”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神通,朱加麟的金融专业素养也是无可挑剔的,他为恒大金融资产的快速膨胀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恒大“自融”的背后,是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民众公共财产的非法鲸吞——本应当及时止损、早早进入破产重组环节的恒大,至少因自融而续命了3-5年,造成了更大的亏空窟窿(恒大暴雷后组织“自救”,在两年里新增亏损逾1000亿元),让债权人错过了更好的重组谈判时机;而自融的资金中,除了偿还利息、弥补货值亏空外,最终成为许家印与境外股东的分红。
要知道,财报中列出来的国内银行的资金数字,终归要对应着背后不计其数的老百姓的血汗钱!



小时候,算命先生说许家印“端着金碗,大富大贵”,但他没算准,许老板是端着金碗讨饭的第一人

2023年9月17日,朱加麟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而在两天前,海港人寿获得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正式接盘恒大人寿的烂摊子,成为处置恒大在金融领域风险的主力军。
海港人寿的控股股东,是由深圳市投控联投、深业联投、远致联投、深圳机场、深圳地铁等国企组建的鹏联投资。



一地鸡毛
2023年7月17日,中国恒大一口气发布了2021年、2022年年度业绩公告,负债总额24374.1亿元的数字约等于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五省/自治区的GDP,如果联系前几年一片歌舞升平的财报数字,绝对hold住了全场。


但我们要澄清一点,许家印被抓,直接导火索并不是恒大的天量负债。因为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的核心特征,就在于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通过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例如恒大集团就是注册资金仅39亿元(人民币)的股份有限公司,理论上一旦宣布破产,股东们最多只需要从私家腰包里掏出39亿元赔偿(其中许家印夫妇占据约70%的股份,只需要承担28亿元),后续的损失与股东的个人财产无关。
许家印真正的问题在于,通过做假账制造盈利,从而开启了不应存在的天价“分红模式”。
例如恒大公布的最新年报现实,2021年集团净亏损6862亿元,包含了前期调减收入所产生的利润。这个前期调减收入的依据,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恒大把未完工的地产项目当作完工项目,提前把预收款当作利润记入了报表。
在厘清了项目实际进度后,恒大集团2020年之前数年里,利润将是负数。而按照现行规定:
上市公司分红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年度净利润为正。
这就意味着,如果恒大被认定在2020年之前系统性地做假账,那么公司的分红将是非法的——已知自2009年上市以来,恒大集团累计分红近700亿,分红率达40%。问题来了:
这些分红中,有多少是不符合规则的?
还有,恒大在境内通过高息招揽的理财产品,以及在海外发行的高息美元债,它们的购买者中,主力是许家印及其关联伙伴,一些普通投资者买不到的美元债,年息甚至超过了20%。
此外,恒大主导的海外并购中,包括以不可思议的溢价收购关联方(例如香港大D会)的垃圾资产,这些毒丸资产的唯一作用,就是转移资产。
……
以上一笔笔账,都是难算的糊涂账。但再怎么难,也是要计算的。
于是,就有了恒大财务线高管,以及许家印本尊的轮流请喝茶。
然后,就有了许家印在爆雷初期出售资产(例如在深圳、广州、香港的豪宅,以及滞留国内的私人飞机等),补上债务缺口的新闻。因为这些资产难以转手,只能抬高姿态、安抚人心。
而在真正重要的地产项目自救中,许家印的反应速度一如既往地迟缓。
自2021年12月工作组入驻以来,到2023年4月,恒大集团共完成过户的房地产项目仅65个。对照恒大公布的国内共800个储备楼盘的数据,许家印领导的恒大,一个月只转让了:
约2个项目。
许家印稳如泰山的佛系自救,定力可能源自于此前狡兔三窟的公司治理调整。
直到2023年5月,许家印本人基本上没被单独诉讼过。因为早在恒大暴雷前夕(2021年8月17日),恒大地产集团进行了相关工商登记变更,董事长、总经理及法人都变为赵长龙,但不涉及具体管理架构、股权的变化。
换而言之,许家印与恒大地产已经实现有效隔离,赵长龙不惜以肉身证道,成为风口浪尖上的“第一责任人”。
根据天眼查的统计,赵长龙的限制高消费风险提示已经有了:
576条。
这个疑似bug的尴尬局面,直到今年5月12日才被打破——因中信集团子公司和信恒聚诉讼,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书,把许家印列为被执行人。
由此可见:
只要思想不滑坡,还是正部级央企办法多。
但此事也造成了一点小小的意外:许家印被列为被执行人后,有关部门对他的调查也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一些与之有过生意往来的小伙伴纷纷被问询调查,问题严重的甚至被“边控”。
于是,从2023年5月起,许家印的贤内助丁玉梅女士赶在被边控之前,悄然去了香港,然后下落不明。
2023年8月,恒大的公告中正式把丁女士称为:
独立于本公司及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
据腾讯新闻跟踪报道,许家印的这段婚姻,已经于2022年结束。
那么,许家印转移的海外资产,以及留下来的烂摊子,该如何收场?
以及,在恒大集团狂飙突进过程中上下其手的地皮倒卖者、印把子、掮客…又该如何“红红脸,出出汗”?
似乎,又到了考验政治智慧的时间了。

尾声
从恒大财富给领导们提前兑付起,我围绕着恒大写了不少文章。但在2023年,相关的事件却较少地出现在我的写作计划里。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事件逻辑已经理清,长篇累牍地宣泄情绪似乎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我不喜欢以痛打死老虎的姿态,彰显自己的勇武。
包括许家印在内,很多出身草莽的商业枭雄,其人生曲线都是类似的。他们敏锐地发现了某个顺势而为的细分领域,在时代的东风里扶摇直上。然后,他们穷其一生构筑一切社会关系,竭力把杠杆放到极致,在“死了也要爱”的勇猛精进中,兑现一场泼天富贵,再静待那个早晚会来的结局。
所有人都知道,风向是会改变的,贵人是会下野的,越吹越大的气球也有膨胀的极限。许家印们当然会意识到潜在风险,但他们已经把身家性命都押了进去,自顾不暇,顶多给身边人留下一条所谓的后路罢了。
身在局内的棋子,从来就没有主动退出的权力。



无论是普通的兵卒,还是风光的车马炮,都没有自行选择的自由

Anyway,网上流传着一张疑似某人的图片,我们本着“不造谣、不信谣”的原则,不予置评。但如果、万一、假设…此事属实的话,不知道这位渡劫失败者在冥冥之中想到了什么?


我的好友、在某事务所工作的狗蛋老师脑补说,此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家人。
狗蛋老师郑重奉劝,成功人士更要对家人们更好一点。毕竟相比起神仙难救的恒大集团,拿着百亿现金资产的丁女士,可是很容易实现资产与肉身重组的哟。
但我觉得,气息奄奄的这位枭雄,更关心的可能是他的身后评价。毕竟在某次醉酒后,他曾严肃地询问公司高管:
我怎样才能流芳百世?
许老板不知道,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对他身后名的评价,很可能要借助两味中草药的名字:
我们不知道“十大功劳”有什么功,但能一桩桩地数出“十万错”的错。



中草药中的两朵奇葩,左为“十大功劳”,右为“十万错”

欢迎阅读原文:
风雨许家印:“十大功劳”没法排,“十万错”却数得清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dinying 发表于 2023-10-2 12:26: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时半会,许家印大概率不会被判,而是一直关着~
我看很多人在说,抓了许家印,是为了逼已经逃出去的他妻子和儿子把转移出去的钱还回来!
嗯?似乎对,也不完全对!
因为许家确实真金白银转出去了一笔钱,具体有多少不清楚,但这部分应该不会太多。因为国家监控很严格的,想把钱转移出去是比较难的,参考王健林的事,大概七八年前吧国家就加强了对外投资的监管,你转出去个几千万美元可以,几个亿、几十个亿美元,说不清楚具体用途,很难。
那许家是怎么把大笔资金转换成美元转出去的?目前没几个人说清楚,但,网上也能找到点端倪。那就是,购买恒大的在国外发行的债券。恒大在美国发行了很多债券,相当于借美国人的钱,但,这个债券,大部分被许家印一家买走了: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把国内的人民币转换成美元,转到国外去。另一方面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息,据说恒大在国外发行的债券利息很高。许家这么操作可以说是一石二鸟。这也是为啥恒大要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原因,其实还是保护自己的钱,因为目前等于说恒大欠许家的钱,恒大肯定还不起,那谁来还?作为担保人的银行来替恒大还,但是如果许家印找银行去要钱,你们觉得银行会搭理他吗?所以许家印才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让美国替他向中国的担保银行来要这笔钱~
所以,为啥要抓许家印?有以下几个目的。
1、恒大在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而恒大当初借债的时候,是国内的银行做的担保,导致,国外的债权人要账,恒大还不起,中国银行必须代恒大还钱。这笔钱目前是192.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1300亿左右(这里面估计有一大笔是许家的钱),这笔钱是要银行代恒大还的,真要银行还这笔钱,对于银行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尤其国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但是,如果许家印被抓了,那么金融案件就变成了刑事案件,刑事案件的优先级是高于金融案件的,所以,恒大欠国外的这笔钱就可以因为许家印入狱而无限期延缓,什么时候案子申清楚了,什么时候还~
2、杀鸡儆猴,目前国内地产公司不止恒大欠了巨额贷款。
恒大:1.85万亿,碧桂园:1.69万亿,万科:1.46万亿,融创:0.85万亿,中铁:0.8万亿,华润:0.52万亿,中海:0.473万亿,龙湖:0.48万亿,中梁:0.2万亿,美的:0.2万亿,奥园:0.25万亿,金科:0.27万亿,荣盛:0.21万亿,绿城:0.27万亿,正荣:0.14万亿、、、
累计达到10万亿。恒大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开了个很坏的先例,碧桂园和融创已经模仿恒大开始转移资产,碧桂园也向美国提起了破产保护~,如果国家不制止的话,那么接下来至少不下40家房企都这么干,为这些地产公司做担保的银行,不破产也要扒层皮~
抓捕许家印,只不过打消了其它几十家房企想要破产或者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念头。就是告诉他们,你们即便在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也没用,如果你们敢这么干,那么接下来就把金融案件变成刑事案件,我就无限期拖下去,拖到天荒地老,不了了之~
3、如果许家为了保许家印以及他们的小儿子,还一部分钱最好,即便不还,也没关系,许家的钱大部分还是变相充公了,因为前面讲了,许家目前大部分资产是恒大在国外发行的债券,他们想的就是恒大还钱把手上的债券换成钱,如果恒大不还钱,他们手上的债券就是一堆废纸。许家印一直关在牢里,只要案件没有审理清楚,美国的债权公司就无法逼恒大还钱,自然也没办法逼中国的担保银行替恒大还钱。毕竟,刑事案优先级是高于金融案的,许家印案子一直在审理中,那么中国的银行自然可以拒绝代恒大还账~。我不是不还,而是案子没审理清楚,暂缓还钱,等啥时候,案子审理清楚了,我们再还钱,至于什么时候审理清楚,可能一百年,也可能一万年~
4、当然,许家手上不止有恒大债券,应该还有别的资产,不过也不要紧,因为持有恒大债券的还有别的美国公司,而这些公司也不是吃素的,中国方面如果坚持以案件没有审理清楚为由拒绝还钱,那么这些持有恒大债券的美国公司大概率也不会让许家人好过,没准会查抄了许家的其它资产用于还债,当然,这就是他们之间的事了~
BiTiNer 发表于 2023-10-2 12:27: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恒大这里面涉及到太多达官显贵了,大概率死于监狱心脏病发作,就跟茅台、海航前董事长一个下场,卸磨杀驴死无对证。
悠游桂林 发表于 2023-10-2 12:27: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局就是许家印被判 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也不排除先判20年,后面再慢慢减),没收财产 N 个亿,其他几个高管也分别判 5~10 年。
然后各大媒体、自媒体口诛笔伐,称许家印等人是中国房地产罪大恶极的幕后黑手,人人得而诛之,一群烂尾楼业主高呼苍天有眼,再给几个特写。
然后碧桂园、融创也判几个高管,批判一番,B站xfh们大喊老爷来了,青天就有了,最后再找几个御用太监写点文章、发点视频,强调一下不能因为烂尾楼就被境外势力所利用,况且烂尾楼本来就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是美国加息导致的,大家要睁大眼睛,分清主次矛盾。
最后,这件事就算翻篇了,然后重新定义几个名词,我已经帮你们想好了,比如中国房地产泡沫非硬性着陆/中式软着陆/反向软着陆/低烈度硬着陆/半开放式硬着陆等等
Benf 发表于 2023-10-2 12:28: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昌星,就是他的榜样。
国家完全可以借许家印、恒大集团的案子,对金融系统、房地产公司以及与他们有牵连的政府官员,进行大力整顿。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