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三国演义前半部比后半部精彩?

[复制链接]
chun 发表于 2023-10-2 01:01:05|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半部各种大将各种谋士感觉很多都很腻害呀,而且耳熟能详的很多,感觉各种高潮迭起。而刘备曹操一跪,感觉就成诸葛亮的独角戏了,顶多再加一个男二司马。他俩死后,感觉就剩下一堆路人甲了。这是我的错觉吗?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作者之后就塑造不出如之前的高潮迭起了呢?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angdabian 发表于 2023-10-2 01:01:23|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这恰恰是作者高明之处。
如果后三国部分以同样的篇幅写,并不是写不出来,注意,并不是写不出来。何代无英雄,何代无名将,何代无故事,仅仅三国演义火箭收尾的第一百二十回里面的情节里,就是跨度十年的故事,羊祜、陆抗、杜预三位俱是配享武庙的顶级名将,单独拉出来详细刻画每个都可以当男主。此外,王濬楼船下益州,功绩堪书;吴丞相张悌明知必死,渡江殉社稷,忠节可悯。
这还仅仅是一百二十回的内容,往前数,比如说曹魏淮南三叛平定过程,要是按七擒孟获的篇幅写,浓墨重彩写几回毫无压力。
然而,后三国如果这么写,整个故事会散,散到不知道主角到底是谁了。前三国看上去精彩纷呈,各显神通,主角自始至终是非常清晰的,天下纷乱,群雄并起,这时候主线刘备诸葛关羽张飞赵云等风云际会,脱颖而出,建功立业,之后,诸葛亮立志恢复中原,功败垂成,姜维继承亮节,再到壮烈牺牲。整个故事里主线非常明晰。至于群雄,无论刻画的多么精彩,其实始终是绕着主角,或为对手,或为仇敌,或为正衬,或为反衬的。
一旦后三国真的用同等笔墨刻画其他的英雄,带来的问题很明显,主角移位,整个故事会散。
我童年读三国演义,也是读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大哭一场,不想再读,而且觉得后三国没英雄水平大幅下降。而最近重读《三国演义》,因为有了一定历史基础,结合历史印象去读,觉得作者鲜明主线的功底,非名家圣手实不能为。作者对于其他阵营和主角团有交集的部分是同样浓墨重彩刻画的,一旦对方有独立情节,则仅仅罗列事实,记述而已。这种方法,比直接不写更为高明,因为读者会进入一种不是不写,是真的没什么值得写的氛围里。
我举个例子,诸葛亮一伐中原,先收三郡,后失街亭,挥泪斩马谡,军还,这个时间线之后,吴魏之间发生了周鲂诈降,曹休接应,陆逊大破曹休,曹休病死,孙权称帝。
《三国演义》用了10:1的篇幅分别写两件事,我们看一下,九十一回上半回,是七擒孟获的尾声,略掉,从后半回开始算篇幅。
九十一回    …………,伐中原武侯上表
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一般的作者,突出主线,略副线,是怎么操作呢?直接光写主角,缺少客场(这样写不立体,假),或者对手工具人,因主角需要而静默(比如某热播剧,前期争储易储国家朝局掀了个底掉,敌国不来犯。主角复仇成功,太子监国,内乱已平,局势重新稳定,敌国来犯。这傻白甜敌国来犯的真是会挑时机)……如此等等
三国演义作者在“周鲂断发赚曹休”,花了2000多字,丝毫没有略掉主要事实,我真的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检视了,95%以上于史有征,战果都写了,但是只是写了。反观主线剧情,一个个小高潮纷至沓来,每一回都有新的小高潮,还加入了诸如“骂死王朗”的一些演义发挥,自始至终牢牢抓着观众注意力。
如果我们此时逆过来写,把客场的“周鲂断发赚曹休”写成主角,把诸葛亮一伐写成配角,这个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曹丕曹叡先后反复催促作为大魏吴王的孙权送太子为人质,孙权一直等待翻盘机会,和周鲂陆逊定诈降之策      
周鲂诈降,司马懿和曹叡在御床边讨论周鲂降书,皆认为真降(周鲂降书要全文附上,演义直接略了)   
陆逊出师,主上执鞭,百僚屈膝,各种营造气氛   
朱桓用计,陆逊不用 ,双方争执   
周鲂又是割发,又是自杀,取信曹休的出色演技 ,及计成后想办法跑路,鲤鱼脱金钩   
陆逊破曹休及曹休之死过程   
陆逊班师,孙权大宴群臣,给陆逊又是赏衣服又是赏帽子,又是当众跳舞什么的,孙权称帝,迁都建业,陆逊镇武昌,辅佐太子,和诸葛亮通信,商量下次北伐
以上内容,还全部是史实,并无虚构,如果再参考“骂死王朗”等虚构,在不改动基本历史框架的前提下,还可以接着丰满下
譬如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年少的太子孙登为了给父王分忧,自愿赴魏国为质,孙权不舍,父子情深,陆逊周鲂等指天誓日定为王上免受此辱
再来,周鲂诈降,甘冒生命危险,身在敌营,临机权变,不仅骗倒曹休,还成功脱险,临走还涮一把曹休,一波带走几个敌将,一气曹休。
陆逊石亭破曹休,各种用计,二气曹休
再来,司马懿被吓得夺路而逃,从此只敢在荆州隔江对峙,不敢渡江( 并没有违背史实,司马懿是和陆逊隔江对峙过,不交手自然另有原因)
陆逊和诸葛亮通信,打配合,唱双簧挑拨离间,三气曹休     曹休薨
至于诸葛亮的北伐,因为主角换掉,篇幅翻转,从出师到军还写半回,一共写2000多字
比如斩马谡这种事情,写一段话就可以了,写的一定要要素俱全,同时一定要流水账,切勿代入感情。
却说马谡失了街亭,士众星散,马谡自知罪无可免,逃亡至向朗处,诸葛亮还,议其罪,挥泪斩之,以平众议。免向朗官。另有副将王平,见大军溃散,领本部千人鸣鼓自守,张郃见状,疑其有伏兵,不敢进逼,于是王平平徐徐收合残部而还。孔明素来赏罚分明,于是加拜王平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这样详略翻转,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九十一回    …………,孔明一伐迁郡民
九十二回   解父忧孙登愿为质 报主恩周鲂献良筹
九十三回   见降书魏主中计   思立功曹休轻敌 
九十四回  周鲂割发为重誓 陆逊黄钺督众军
九十五回    子鱼脱钩还江东  伯言挥师破石亭
九十六回   吴主登基为皇帝    仲达避敌退江北
我只是举《三国演义》一部分情节来表明这种写作笔法带来观感上的巨大差异,其实全书充满这种非常高的手法,他会真的让部分读者身临其境,觉得其他阵营的故事平淡,乏善可陈,所以,主角团的故事一结束,天地失色日月无光。
这样恰恰是《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的极其精彩成功之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斯而已。
ylyl007 发表于 2023-10-2 01:02:01|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偏个题,《魔戒》小说第一卷,甘道夫在破解几千年前的暗门机关时试遍了各种艰深复杂的魔咒,最后发现开门口令只是简单的说出“朋友”二字时不由得感叹“和多疑的现代相比,过去的年头真是简单到幸福”。
后三国,就是“多疑的现代”;前三国,就是“过去的年头”。
后三国的英才,绝不输于前三国。论武勇,文次骞单骑闯阵,连罗贯中都评他堪比长坂赵云;论奇谋,司马昭称钟士季“吾之子房”,三国时代上一个拿来比较留侯张良的可是荀文若。
结果呢,钟会大功初成,就压抑不住野心,想做刘备第二,结果徒作笑柄。文鸯叛而又叛最后降了司马,小说中看似结局安稳,只不过三十年后在贾南风政变中遭人构陷,平白被夷了三族。
后三国,以及接下来短暂的西晋王朝,本就是接下来四百年黑暗时代的前奏。邪风起于青萍之末,聪明雄壮之士或者聪明过头,反受其误,比如钟会;或者卷进混沌,身不由己,终受其咎,比如文鸯。个人才具再高,终究殉了时代,在黑暗的大潮中溅不起多大的浪花。
而先前拿来和文鸯钟会比照的前三国人物呢。赵子龙单骑救主,除了神勇,还有对主公刘备的极度忠义和无条件信赖。荀彧力谏曹操莫加九锡,最后以死守节,更是国士之风。这两位的文武才具,反而是细枝末节,不需多言了。
商周春秋,那些半神话半传奇的上古史距离汉末三国已经很遥远了。那些“简单年头”的节义忠孝,早就在帝国形成的过程中逐渐淡漠。然而就在这尔虞我诈的乱世里,出现了义薄云天的关云长,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汉高遗风的刘玄德。就算是恶人担当曹孟德,也有邺水焚信,向帐分香的一面。每个可以称为英雄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底线。所以在前三国中才有桃园结义,北海酬恩,挂印封金,六出祁山的故事流传下来。就如同上古传说中的贤人义士,在曹刘,关张,诸葛等人身上复活,为那个不会回来的“简单时代”演出最后的回光返照一般。
而这,是黑暗残酷的后三国中不存在的。
三国演义是浪漫史诗。其他话本小说中也不乏神机妙算的军师和万夫莫当的大将,但只有三国演义为这些军师和大将注入了他们本该有英雄的灵魂,在混乱的时代里描绘出了刻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朴素英雄梦想。前三国,魏武,昭烈活跃的时代,说是古代史上最后一次理想主义的尝试,也不过分。何况这一切还发生在四海离乱的年代里。
所以后三国,本就是英雄退场的年代,窃国者国祚不久,接下来登场的角色越来越没有底线,越来越残酷暴戾。无耻者被更无耻者战胜的过程,对向往英雄的读者没有吸引力,再正常不过了。
每个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小说最后十回的主角是姜维,后三国时代唯一一个保持着前三国画风的角色,他的死亡,标志着这部英雄史诗落下帷幕。其实,在姜维陨落之前,惜墨如金的作者还特意写下了一段小事。钟会伐蜀行军路上,战马陷坑,险些被蜀将所擒,事后迁怒先锋许仪没有修整道桥,竟然将其斩杀。
许仪者,许褚之子也。举鞍遮箭,从马超手里救下曹操一条老命的那个许褚。
“简单”的年头结束了,接下来是多疑竖子手握权柄,生杀予夺的时代,罗贯中已经和读者明说了。
xue8 发表于 2023-10-2 01:02:51|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演义的虎头蛇尾,主要在“外线原因”(所谓外线原因即成书过程方面的原因,水浒后面不如前面好看主要是外线原因,红楼更不用说):民间有很多关于“前三国”的故事,作者写到后面兴致降低了。究其根本,是无论早期故事传播者,还是《三国演义》成书的写定者,他们最感兴趣的人物都集中在一两代人:关羽,曹操,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最重要的人物里,关羽、曹操、张飞、刘备都死亡于公元220年前后的四五年中,即从败走麦城到白帝城托孤的一小段情节中。

我们伴随着“桃园三兄弟”一路从年轻到老迈、从弱小到强大,对他们的相继死亡,我们无疑会感到幻灭的痛苦。而同样出场极早、与桃园兄弟惺惺相惜又一生之敌的曹操的故去,则让主角失去了一位旗鼓相当的敌人。后三国中诸葛亮、姜维的对手司马懿、邓艾等人固然强大,但在性格的复杂、饱满和魅力方面,无法与曹操相比。演义的主角是刘关张,民间评判的三绝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这些人里只剩下一个诸葛孔明,演义也从此进入了“诸葛亮时代”,至于司马懿、张郃、孙权、陆逊、赵云、魏延等人,固然都是一时豪杰,但他们在小说中显然无法站到与诸葛亮对等的高度。

张辽、徐晃、马超等早期重点刻画过的人物的草草收场,也是因为在一代人退出历史舞台的“浪花淘尽英雄”大过程中,实在没有笔墨交待这些次要人物了,至于乐进、李典、凌统、周泰等人的结局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其结果就是,不仅刘备、曹操这“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煮酒论英雄,曹操语)的唯二英雄故去,连他们身边的、陪伴了我们几十回的部属们也在视线里相继消失。到诸葛亮北伐的章节,魏国第一武将竟然是张郃!且不说张隽乂(在毛本里,他的表字在出场时都未提及)遇到马超、张飞、黄忠、赵云时是何等灰头土脸,就算在超一流武将不那么多的魏将中,武力也排在典韦、许褚、庞德、曹彰、夏侯惇、张辽、曹仁、徐晃等人之后,带兵还要受夏侯渊、曹洪之流的统领,一言以蔽之,在前三国里,张郃根本就不是一位重量级武将,读者读到孔明把张郃视为蜀国的一大威胁时,怎能不产生“时无英雄”之感。同样,在赵云死后,孔明帐下也仅存魏延这一位“准五虎”武将了,被屡委重任的马岱,谁能说出他在当年群英荟萃的刘备帐下,在势如破竹的汉中争夺战(那是刘备最后也是最耀眼的篇章,他终于打败了曹操)中,曾有过什么表现?

与此同时,吴国的戏份也大为减少,只是概念性地充当鼎足三分、联合抗曹的一角。孙坚、孙策、周瑜、甘宁这样光芒万丈的人物再也不曾出现,孙权、陆逊君臣也归于黯淡,绽放光彩的徐盛、丁奉只是前三国中地位微末的副将。曹刘孙之外,董卓、袁绍、袁术这样的重量级势力更是再也没有了。于是,曾经热闹的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精彩篇章,崩塌为七擒、六出、九伐这样的单线重复剧情。孟获之弱简直不值一提,六出、九伐则每次都以主角的徒劳无功而收场。情节如此重复无趣,有魅力的人物又有减无增,那这部小说之不如前面好看,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慷慨潇洒,浪漫主义十足的英雄史诗。前半段刘备虽然屡屡受挫,但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到孔明出山、赤壁鏖兵之后,更是幡然翱翔、不可复制:平定荆南,稳据荆州,西取益州,北取汉中,刘备从一个蜗居新野的客将,一跃而成为汉中王、未来的蜀汉皇帝。难怪有外国人以为刘备会统一天下呢。可以想象,到关公败走麦城归神的章节,这位外国读者会受到多大的打击。我们小时候第一次读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呢?那是他们从桃园结义就带给我们的梦想啊,现在梦想破灭了。

沂水关,虎牢关,白马坡,延津渡,五关六将的路上,华容道,长沙城,大水滔天的襄樊……神勇绝伦、义薄云天的汉寿亭侯带给过我们多少震撼和感动啊。从此,青灯帐里,不见读《春秋》的身影,青龙刀畔,不见跨赤兔的英雄。随他而去的,是以一勇之夫著称却在演义武将中有着最多智谋表现的三弟,和仁义播于四海却在酒后偶露峥嵘的大哥。在这些章节里,我们甚至没有心思去为黄忠、甘宁的陨落而叹息。三兄弟之死,给人的感觉是发生在同一个瞬间,因为他们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会让人暂时掩卷而叹的,大概是曹操吧。这位与刘关张同时在全书开头出场的老朋友,这位极为复杂又极具魅力的大人物,尽管各版本演义中都对他不乏贬抑之辞,但无疑都向读者充分地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文才武功、胸襟器宇、慷慨豪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这也难怪最拥刘反曹的毛宗岗,都为之倾倒地多次批注“阿瞒的是可儿”,更在曹操死后,以一首《邺中歌》遥遥挽之。曹操之后,再无曹操,司马懿有其深沉韬略,却无其雅量潇洒,司马昭、邓艾之流就更不必说了。到最后,司马炎一统天下,有哪个读者会认为这位君主有半点英雄气概?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信夫。浪漫的时代过去了。

诸葛亮为演义写完了最后的浪漫篇章。曾经,我们见过多少种样的浪漫啊,吕布的英武飞扬,周瑜的雅量高致,孙策的狂飙突进,典韦的一夫当关,郭嘉的料无不中,马超的杀气弥天……现在那些豪杰都成为往事了。他竭尽全力,不依不饶,为了一份知遇之恩耗尽了最后的力气。兴复汉室是他的理想吗?他只知道,那是刘使君的遗愿。刘使君从豫州牧变成了益州牧,宜城亭侯变成了汉中王,大汉皇叔变成了蜀汉皇帝,却带着对兄弟的怀念撒手人寰。面对在白帝城的托付,他许下了“继之以死”的诺言,他也真的这样做到了最后。五丈原上,巨星陨落,一个锦囊,他带走了那个总是抑抑不欢的下属。

其后姜维的作用只是让这个故事更加完整。作为情节黯淡、人物凋零的补偿,他被赋予了文武全才的光芒,武力上他能打平赵云,用兵上他是诸葛武侯的传人。前三国中,孙坚和孙策思谋太粗疏,曹操和周瑜的武艺只能用于宴会表演,张辽、张飞、关羽、黄忠等人的军谋只限于战术层面。姜维和邓艾,实际是前所未有的全能选手,能谋之于庙堂,也能决战于沙场。但能力上的夸大,弥补不了性格上的单调,作为最后阶段的主人公和对手,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孤立的两三个英雄的对抗,远不如英雄集结、共襄盛举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整部演义,至刘关张曹之死是一顿,孔明之死又一顿,姜维之死即已接近尾声。第一顿之前,以赤壁之战为界,前面写曹操英明神武,后面写刘备一飞冲天,这一段无疑是整部演义最好看的部分,董卓、袁绍、袁术等强人相继被击败,吕布、典韦、郭嘉、周瑜、荀彧等巨星的闪耀和死亡带给了读者极大的遗憾。到两顿之间,势力只剩三家(南蛮的和辽东的就不算了吧),故事只有诸葛亮的单一主线(吴魏那边的战线也有交兵,但比起之前的逍遥津,这些战事简直无人关注),曾经熟悉的人物也像《水浒》中征方腊那样成批死亡。试对比吕布之死与马超之死、典韦之死与许褚之死、郭嘉之死与贾诩之死、周瑜之死与陆逊之死、荀彧之死与张昭之死,就能明显感到这时作者的敷衍和应付。到刘关张曹死后——至多到五丈原——人们爱看和作者想写的故事就已经写完了,其后只是为故事完整性才一直写到三国归晋。读者对这几部分的兴趣程度区别之大,看《三国志平话》刘备死之前、之后篇幅的悬殊比例(大概是十比一)就知道了。读者都没兴趣,作者自然也没兴致。而且,没有民间故事做基础,作者一人之力再强,怎可能编出和前三国那些历代人民智慧积累而成的情节的精彩程度相比的故事。

读三国的人,都有个英雄梦,读到英雄逝去的章节,我们的梦也死了。

<hr/>我的更多演义回答:新浪三国有遗篇
我推荐的演义版本:
wdwdwdwd 发表于 2023-10-2 01:03:01|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作者对前后半部倾注的心血也不同——“作者”不仅指罗贯中和毛宗岗父子,还有他们之前历代名姓不可考的汉末三国题材民间文学创作者们,他们的成果高度集中在“刘关张创业史”、“曹刘好敌手”和“诸葛孔明传”,孔明后的大事记只是添头。三国爱好者多半也知道,在日本深入人心的吉川英治版三国志演义,写到诸葛亮逝世便干脆地结了尾。
其实魏亡晋兴的历史很精彩,除了宫斗、政变,一样有前线故事可写。西线从张郃郝昭,到郭淮陈泰,再到邓艾钟会,南线从寿春三叛到羊祜到杜预王濬,这么多人物的事迹,若不拖戏,视素材选择广度,拍成一两季半小时剧集,应该能让人看得大呼过瘾。而作为核心的人物或忠或叛、或成事或败亡,其中人格魅力出众的四只手也数不过来。
三国影视剧改编至今无非以刘备或曹操集团为中心,有抱负的制作人是该考虑筹拍硬核向三国作品,去中心化地好好讲述曹刘孙身后的故事了。但是考虑到市场,这一工程恐怕在几十年内都不可能用真人演员实现,但其间很可能就先用电脑动画实现了——3D定制古装剧什么的,各种人体包、服装包、道具布景特效包,随便一个有点想法的人都可以集中于导演、编剧和(全体)演员的工作,做出一些精益求精的场景。
bggxl 发表于 2023-10-2 01:03:40|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丞相死了之后,你也没心看了,罗贯中也没心写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