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冯小刚?

[复制链接]
axlyzyy 发表于 2023-9-30 13:52: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就其导演水平 ,学识阅历,个人品性, 等客观评价。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mm 发表于 2023-9-30 13:53: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沉寂许久的冯小刚最近的一条微博还停留在2018年12月的冬至。



图片来自@冯小刚微博

在那条微博中他提到了“让善良驱逐邪恶”,不知是否意有所指。
这句话在如今看来竟有淡淡的讽刺,而不出所料,2019年的贺岁档没有冯小刚,因此很多人不禁带着些许惋惜问道:冯小刚凉了吗?



冯小刚

与此同时,颇有另外一批人认为冯小刚凉凉的众望所归,大快人心。
亲着爱之甚,仇者恨之切,冯小刚就是这样一个口碑两极的导演。
<hr/>评价冯小刚其人,要分为两个时期:把观众当傻逼之前的时期(前傻逼期),把观众当傻逼之后的时期(后傻逼期)。
而对于冯在“后傻逼期”的评价,可以用《手机2》风波中三位主角的一张很有隐喻色彩的照片进行概括。



《手机2》风波的三位主角

这张照片的妙处在于三人的坐姿分别对应了其各自的身份以及性格。
最左边的冯小刚:目空一切,春风得意,被美人环抱,脸上带着睥睨天下与舍我其谁,他代表了无数人穷尽一生追求的权力与功成名就。

中间的范冰冰:左依右靠,笑容甜美,但人畜无害的美丽之下是无人知晓的深不可测,她代表了将资本(金钱、姿色)运用到极致之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

最右边的刘震云:左右踌躇,惴惴不安,带着知识分子与文化人“最后的矫情”进入这片名利场,犹豫着是否要撕掉这最后一点文人的自尊,但身体的倾向却先于脑袋做了选择(从脚尖与脑袋的偏向已然可以预见到他最终的结局)。
果不其然,这场“一部《手机》引发的血案”真的按照三人照片中的样子以他们的完败收场。
冯被记者出身的崔扒了个底掉,顺带拔出萝卜带出泥地牵扯出了他在海外众多不明不白的资产。
甚至连他最后的挣扎辩解:“十问崔永元”,也被发现众多漏洞,民心尽失,人财两空。
那个资本玩家范冰冰最终撞到南墙,不得不上缴天价罚款保平安,从昔日“范爷”跌落为如今圈内人士唯恐避之不及的“道德污点艺人”。
而自知理亏的刘震云更是在一开始崔的步步紧逼中选择了沉默,想要勉力保持着体面。
但是随着冯小刚的节节败退,情况的急转直下,他不得不咬牙站队,一篇批评崔永元的长文发出之后,他最后的文人底线被自己突破,“文化人”终于扯下洋装在斗兽场厮杀。
而公道人心是最好的裁判,在这篇回顾他和崔永元“情感纠葛”的长微博下,他没敢开评论,终究还是自取其辱。
而当我们拍手称快于“冯小刚自己作死了自己”的时候,自然也不免想起20年前的那个还没有把观众当傻逼的冯小刚。
既然问题描述中包括了“导演水平”,那么我选取了冯“前傻逼时期”的贺岁电影作为其导演身份的一个切片进行分析。
这个野路子出身导演的很多早期作品(尤其是贺岁电影)具有着相当程度的“悲剧感”以及“时代感”,这也使得冯小刚的个人标签不仅局限于一个类型商业片导演。
他的贺岁电影中的优秀之作如《大腕》、《甲方乙方》等影片甚至具有着某些“大师气质”。



《甲方乙方》

但他却不愿意将自己定位成大师,他也早已与学院派的“文人矫情”彻底决裂,只要投资方有要求,对于“放下身段在电影中进行广告植入”这件事,冯导从来都不需要犹豫。
事实上他的大部分片子即使植入了广告也依然不耽误“叫好又叫座”。
这令无数金主对他青眼有加,冯小刚用才华在艺术与商业、赚钱与自我表达之间成功寻找到了最优解。
在大多数时候,一个高票房号召力电影导演的出现,往往是源于其作品在不经意间触及并符合了所在时代大众的“群体性G点”。
由此观之,“冯氏贺岁喜剧片”也可以被看做一条记录了这二十年间时代心理的影像长卷。
本文作者 @曹泽宇。香港凤凰卫视新媒体助理内容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传播文学硕士,广院电视民工,写字的直男。微信公众号:曹泽宇(id:tudoucao),微博@广院曹泽宇。
<hr/>一、2010《非诚勿扰2》:婚姻是否只是孤独的错觉

有人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间最差的一年,也会是未来十年间最好的一年。

那么“最好的年代”应该是十年前的2009年。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2009年似乎的确是个“好时候”,刚刚举办的奥运会向世界展现出了中国的昂扬气象,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正逐渐过去。

那时我们也还能买得起房,在那个“美妙的2009年”,我们似乎“该有的一切都有了”。

可我们却依旧不快乐,与此同时一个叫“群体性孤独”的新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

群体性孤独源自于社会个体愈加倾向于向内自我发展,源自于社会集体性的“爱无能”。

在复杂如婚姻社会契约形式中,“爱”更是成为了一种稀缺,一种奢侈品。

改革开放用三十年的时间让年轻人正视“自我”,正视追求个人幸福的正当性,而当这批人开始在婚姻中追求所谓“真情”时,却往往发现事与愿违。

冯小刚察觉到了这种让无数人困惑的倾向,在《非诚勿扰2》中以葛优向舒淇的两次求婚为线索讨论了这种时代性的孤独。
这是冯小刚“将观众当做傻逼之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也是冯小刚个人声望的顶峰。这一年他有两部誉满天下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与《非诚勿扰2》上映,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拥有了自己“无所不能”的错觉,拒绝再寻找那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时代性的G点”,转而闭门造车。
于是一年后冯小刚拍摄了“为沉重而沉重”的《1942》,次年拍摄了炒冷饭的《私人订制》,而《我不是潘金莲》更是使用了对普通观众非常不友好的圆形构图,他在自己营造的“无所不能”的幻象中将观众越推越远,在众叛亲离的路上渐行渐远。
说回《非诚勿扰2》,冯小刚在其中塑造了两种婚姻价值观,分别以舒淇、葛优作为代表。

作为一个理想的浪漫者,舒淇的婚姻价值观是以爱情为前提的,是相濡以沫与执子之手。



《非诚勿扰2》

而大龄屌丝葛优的想法则非常简单直白:把生米煮成熟饭。

这种错位从葛优的求婚开始就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他对舒淇说:“我要是真爱你就不会跟你结婚了。”



《非诚勿扰2》

这也最终导致了舒淇后来的分手与出走。

冯小刚一如既往地在其中进行着讽刺,比如那个拥有着“剪喜字”,“交还结婚戒指”,“放鸽子”等一切婚礼般梦幻元素的“离婚典礼”。

这段讽刺也体现出了冯小刚本人对婚姻与爱情的质疑态度,他借身患绝症的孙红雷之口说:“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



《非诚勿扰2》

这句话,可以看做全片的点睛之笔。

影片的结尾,葛优最终第二次求婚成功,看似皆大欢喜,团圆美满。

但这种“圆满”是源自于舒淇向“婚姻”的屈服,源自于她见到孙红雷的去世,感慨于人生短暂易逝,终于放弃了寻找“真爱”。

自始至终,她对葛优始终止步于好感,没有爱情,这场“美满”的婚姻也注定是一场两个人的孤独。



《非诚勿扰2》

《非诚勿扰2》上映后大获成功,这种“舒淇-葛优”式的婚姻也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讽刺的是,这些拥趸们却无一不渴望着“真正的爱情”。

可能擅长在电影中讽刺的冯小刚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剧情设计竟然在银幕之外完成了更大的讽刺。
二、2001年《大腕》:那个关于金钱的魔幻现实

时间再向前倒退十年,在千禧年刚刚到来的时候,那时人们还没有心情矫情于“孤独”这种“小布尔乔亚”式的忧愁。

彼时的全社会正处于一种空前高涨的热情之中,香港澳门刚刚回归,国人第一次体会到了“大国的自豪感”,而国家的经济增速更是令世界瞩目。

2001年的《大腕》正是社会在千禧年的缩影,它作为冯小刚作品中艺术性相对较高的一部作品。

其内核依旧是冯导擅长的讽刺,他讽刺的是那个热烈时代中出现的阴影。

与以往的作品不同的是,这次的故事框架放在了一个完全架空或者说“扯淡”的前提下:

一个国际导演在北京拍戏时突然病危,他的纪录片摄影师葛优依照他“喜丧”的遗愿为他办了葬礼。

缺少资金的他对葬礼的冠名权进行了公开的商业招标,故事则围绕着这场荒唐的招标展开。



《大腕》

这是一个典型的黑色幽默,旨在营造出一种疏离于现实的反差。

可在这片反差之中,剧中的人物表现却又都是合乎情理得异常真实,在今天看来,其中出现的一些怪相甚至早已毫不稀奇。

这将这个黑色幽默更推进了一层。

《大腕》代表着人们在刚刚步入千禧年时,对社会中逐渐开始习惯于“一切向钱看”趋势的思考。

在那个虽然道德底线还未被资本摧毁,但集体信仰普遍缺失的2001年,很多事情正渐渐让步于经济利益,即使是曾经被国人无比看重的生死大问。



《大腕》

更加讽刺的是,在葬礼的广告招标中,葛优还为了所谓的“道德操守”拒绝了盗版光盘公司的竞标。

义正言辞、理所当然地对着镜头说:“要坚决打击盗版”,因为“葬礼是正版的”,“出卖自己赚钱”是合理合法的。



《大腕》

这正是在资本下扭曲的现实:最没有道德操守者也可以成为道德的化身,强词夺理的逻辑也可以获得满堂喝彩。

但即使有才气如冯导,却依然有漏算的地方。

在那个著名的“不买最好,只买最贵”的桥段里,一个精神病人“夸张”地将北京的房价预言为“4000美金一平”,这曾经引起媒体争先报道。



《大腕》

而现实却往往能比电影更加魔幻。

如今2019年在北京若是真的能找到4000美金一平的房子,恐怕售楼处会在瞬间拥挤得像八通线地铁吧。
而这种过去与现今的映照中,冯小刚的形象变化也令人唏嘘:他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讽刺的那种人,变得拒绝相信,变得在物欲之中疯狂,在疯狂之中毁灭。

三、1997《甲方乙方》、1989年《顽主》:享乐在理想主义湮灭后

1997年不仅仅是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也是国产电影的重要时间节点。

那时内地还鲜有“贺岁电影”的概念,这一电影门类一直是香港电影的天下,比较出名的是周星驰与张国荣的《家有喜事》。

直到这部《甲方乙方》的出现,国产贺岁片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它的故事结构出人意料的简单:几个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凑到一起,开了一家替别人完成梦想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好梦一日游”的点子并不是冯小刚的首创,而要回溯到1989年,米家山导演、葛优主演的《顽主》。



《顽主》

“顽主”是一句北京的方言,其核心在于一个“痞”字。

但在京津地区的特殊语境下,这个“痞”并不是地痞流氓的打架斗殴,而是对那种胸无大志,无所事事,终日享乐玩闹的青年的统称。

《顽主》上映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时期,是巨大变化带来的群体性迷茫的一面镜子。

青年们就像突然睁开了眼睛,开始读尼采,开始想着那些“无用的问题”。

比如那个困扰了当时很多年轻人的大问:“人为什么活着?”。

《顽主》借书本之口表达了老一代中国人的观点:我们都是为别人活着,别人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

可年轻人在八十年代的尾声已然逐渐质疑那种将一生奉献给理想主义的价值观,他们个人享乐意识觉醒,“自甘堕落”地成为“厚颜无耻的闲人”。

“顽主”张国立在面对潘虹的爱情时,选择“爱一天就过一天”的态度,他拒绝传统加在他身上的社会期待与责任。



《顽主》

他也拒绝父亲加在他身上的宏大理想,嘲弄高尚,甚至说出“朋友分两种,可以性交的和不可以性交的”这样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话。



《顽主》

这当然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文艺复兴”式的社会进步,可集体主义失落后,却没有新的人生信条来填充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改革开放建立起来很多东西,也摧毁了很多东西。



《顽主》

影片的插曲是摇滚歌手王迪的《忧心忡忡的说》,歌词以虚构的“我”为主体描绘了社会变革带来的迷茫,恰如那几个站在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处茫然四顾的“顽主”们:
我曾梦想着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这里的高楼一天比一天增多;

这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人的能动性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被不变的结构性的时代裹挟。

在《顽主》中,米家山用那个著名的载入电影史册的“走秀”桥段描绘了他理解中的人在时代更迭中的状态。

狭窄的舞台上,各色人等悉数登场:健美小姐,国民党军官,老学究,苦力挑夫……

他们互相吵闹,互相争抢,摩肩接踵。



《顽主》

这一段长长的没有台词的众生相,是米家山眼中的80年代,喧闹、诡谲,你方唱罢我登场。
四、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十年后,《甲方乙方》的导演冯小刚则在这片变化中讨论着某种不变。

“好梦一日游”是一个荒唐现实中的荒唐的梦,四个“做梦”的人在其中谁也没有真正地美梦成真。

在电影的结尾,那个结束了“好梦”的杨立新走进了风雪中,冯小刚用冷暖的对比完成了这个关于梦想和生活的隐喻:

无论哪个时代,众生皆苦,梦是这片风雪中唯一的暖色。



《甲方乙方》

葛优似乎无论说什么都会令人发笑,可他的这句话却并没有叫人有想笑的冲动: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张佳玮说这句话“关乎时间与梦想”,让人有种“回首前尘之感”。

而当我们将这句话放到冯小刚整个贺岁电影的时间序列中时,这句话又有了不同的含义:

时代的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却也催生出了更多的问题。令人悲伤的是,很多美好的事物也在渐渐逝去,只有时间永是流淌。
《甲方乙方》是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电影,那时的他虽然籍籍无名但才气纵横,凭借这部电影大放异彩,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有些痞气的野路子导演,鲜花和掌声第一次落到了这个充满野心的年轻人身上。
彼时,他可能不会猜到,之后的20年间,他会亲手开辟一个关于贺岁片的时代。
201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20年前的冯小刚。
本文首发于LinkedIn微信平台,作者 @曹泽宇。香港凤凰卫视新媒体助理内容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传播文学硕士,广院电视民工,写字的直男。微信公众号:曹泽宇(id:tudoucao),微博@广院曹泽宇。
limao100 发表于 2023-9-30 13:54: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冯小刚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有追求梦想永不放弃的理想主义的一面。也有俩面三刀,趋炎附势,吃软怕硬的功利主义的一面。为什么我愿意分析冯小刚,因为我觉得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矛盾体。甚至有点人格分裂的倾向。为什么我这么说呢,我觉得人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很多人当自己为了名利放弃自己的清高时,多半不会再理直气壮的标榜自己了。多半会看破不说破,维护自己表面的风光即可。毕竟大家都明白为了钱舍弃点所谓的傲气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可是冯小刚偏不,他非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骂观众是垃圾观众,喷很多他看不惯的事,人送外号小刚炮。好像非常真性情,但是冯小刚即使骂人,也是非常理性的。他曾经说自己非常羡慕王朔,他想骂谁骂谁,活的纵意洒脱,毕竟王朔不用靠这些吃饭。但是冯小刚却不能,不能就不能,毕竟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但是冯小刚不,他想发泄,想做王朔那样的人。他觉得那样很牛逼。我觉得很奇怪了,他为何会有这样的追求。所以我觉得他非常拧巴,明明是一个功名利禄之徒,甚至为了巴结权贵可以下跪的人,在给王健林写信自比小女子,指责其给自己排片少。被王思聪说其阴阳怪气。可以看出来,其一种别扭的心态。按说你直接说嘛,干嘛非得以一个小女子的心态去写写封信。反正我觉得非常尴尬。最让我觉得有分析他的欲望,是与成龙大哥因为按钮的事表现。天啊,太尴尬了,完全表现出冯小刚的矛盾性格。大家可以去看看。你就会知道他这个人是怎么样的拧巴。
       成龙觉得冯小刚太磨叽,就去安了他的灯,结果冯小刚一脸不悦的对成龙说:“大哥,我没有说不给他灯,我只是在考虑,不能大哥你说什么我们就得同意吧,是不是?”这时的成龙是有点懵的状态的,接着冯小刚又说:“你是不是想帮他,但是现在你把他毁了,我本想按灯的,但你破坏了规则。”还说我就是想给大哥一个教训,成龙也起来给他道歉了。最后冯小刚用自己的复活卡给了选手。既削了成龙的面子,为自己找回主导权。最后又卖了成龙一个人情。看的我尴尬癌都犯了。
      我觉得整个这个过程非常能反映冯小刚的性格,他非常敏感,多年在权贵面前低声下气让他非常受伤害,所以变得格外委屈,有一种受害者心态,所以你可以看出他格外维护自己的面子,甚至不惜将场面弄的如此尴尬。张国立都看不下去了,出来调和,他还是不依不饶。但是冯小刚还是冯小刚,他永远是那个跪下的人,所以即使他反抗,还是理性的,最后不惜用自己的复活卡来圆场。很多时候我们看他炮轰这个那个,都是理性思考过的选择性的喷。从这点来说他又非常狡猾又可怜。
      从冯小刚身上我得到一种启事,有时候为了成事我们不得不低头,但是别低的太狠了,别把自己弄成一奴才,别从内到外奴化了,因为越是在主子面前摇尾乞怜的,在外面越是作威作福。这是一种平衡,是人性的一种补偿。(我说冯小刚在权贵面前低头也不是我说的,可参见锵锵三人行走一期孟广美谈到冯小刚感叹人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此时他已经是大导演了,还能做到那样。非我辈可以比拟)
     当然他身上还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如果可以塑造一个类似冯小刚的角色,是有非常有意思的。他反映了人性许多的幽微之处。很耐人琢磨。
       再来看他的另一面,后期也是经常塑造一些执拗的角色,比如谷子地李雪莲。芳华我没有看,就不评价了。其实我觉得冯小刚是有艺术追求的,当然这个追求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名利很难分清。应该说都有吧。他是一个可以为了理想妥协的人,与华谊兄弟的对赌协议,每拍一部艺术片,用商业片去挽回票房。他做了。甚至不惜炒冷饭,拍那个什么《私人订制》,简直就是《甲方乙方》的凑合版。我觉得是他近些年最差电影。但是他还是在不断向前推进,一部一部的不断变换题材风格,寻求突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正是这种所谓的对赌协议对他的伤害也是致命的,你已经是一个大导演了,完全不用再依附华谊,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拍自己想拍的片子,不用一部商业一部艺术如此割裂的拍片啊。人家陈凯歌不用,姜文不用,李安不用。只需做商业与艺术的平衡即可,而不是如此割裂。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一个人跪久了就忘了如何站起来,是不是一只鸟儿被囚禁在笼中太久就忘了还有自由的存在。
      最近在看《笑傲江湖》,有一位仁兄说的非常好,他说“小时候读《笑傲江湖》也就看个热闹,不明白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背后的映射,如今就业将近十年,在是是非非的工作当中才恍然大悟,其实葵花宝典并非什么难练的武功,只要横下心去自我阉割,舍了脸皮和尊严,没有什么得不到的。最难成就倒是令狐冲的独孤九剑,谁能耐住孤独在现实欲望的横冲直撞之下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那才是真正的笑傲江湖。”
       修炼了葵花宝典的人,还可以回过头来修炼独孤九剑吗?我不知道。只是那曾经丢掉的尊严的隐痛,要用怎么的方式才能平复。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各中苦乐唯有自己承担。《手机2》风波已起,不知冯导内心是否五味杂陈,还是午夜梦回内心依然愤愤难平。
pdacn 发表于 2023-9-30 13:55: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老炮儿?
年轻时时小混混,上岁数了是老流氓。


7月11日12点30分,冯小刚发布长微博,公开回应崔永元。




从看热闹的角度来讲,这篇长微博的确原滋原味十分过瘾:

“三七二十三”
“他会更加蹭鼻子、上脸”
“他不是一个病人,他是一个坏人”
“你亏心不亏心呀”
“人家就一个字呸”
“撕了你的脏嘴”
“你还有人性吗”
“你就是一个小人”
“嚼过三遍的甘蔗渣”
“你太不自量力了”
“别痴心妄想了”
“你可真逗”
“特期待”

通篇栩栩如生,一个冯小刚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篇绝对是本尊写的,如假包换。让B哥不由得想起了电影《功夫》里那个叫嚣“还有谁!”的冯小刚。

他自己说了,《手机2》杀青了:果然是无利不起早,回应那也得挑时机。

冯小刚十问里最后“感谢你为这片子做的推广和宣传”:不得不佩服冯导的机智,不早不晚,一切都是刚刚好。就像《我不是潘金莲》上映那会儿,挑王健林、王思聪父子打嘴仗。这次小崔主动找上门,冯导正好站门口使劲吆喝,我们家的电影新鲜出炉了!

流氓十问看似底气十足,实则是裘千仞式的垂死挣扎。




你说我错,我先不管我到底错不错,先把你搞臭、说你是撒谎精、坏人,因此你说我的那些,也就不足为信了。

1.你是碰瓷。
2.你告我啊。
3.你黑社会。
4.你也偷税。
5.你毁电影。
6.我要揍你。
7.你说谎话。
8.你毁股市。
9.你是流氓。
10.我谢谢你。

不得不说,这在老话中,就叫做“混蛋、无赖、不讲理”。


还好群众的眼睛永远雪亮,冯小刚微博已被十万大军攻陷,连评论都关了。






说真的,娱乐圈最近真的挺热闹的。本来这场从一开始由“私怨”引发的纷争,经过两个月的发酵,已经渐渐平息,崔老师在这场纷争中也没占到啥便宜,吃瓜群众们一看没啥热闹了,也挺急需一个热点事件打发自己无聊的日子。


好不容易等到《我不是药神》横空出世被捧上天,宋喆也终于认罪。这两天一看新闻,我去,冯导出来了,你说欢不欢喜,热不热闹?

最最最最关键的,姜文也参与进来了。有记者问到关于最近崔永元撕冯小刚的事件,姜文高情商回答:来看“邪不压正”。他说道理都在里面,这么高情商的话,既帮自己宣传了一波,又暗藏玄机。姜文6字巧妙回应真不愧是最牛的导演。

可笑的是,就在冯导发帖的晚上,当代文豪刘大师也跳出来神助攻了,但是刘大师压根就没敢开留言,洋洋洒洒一篇文字写完了跟小崔的爱恨情仇。





同样反扑的还有华谊。

华谊兄弟最近真的不太平,先有崔永元、袁立接连曝光内部丑闻,后有崔永元怒更微博,涉及到与华谊有合作的500多名演职人员,大半个娱乐圈的人仿佛都成了惊弓之鸟,华谊的股价也一跌再跌。

而华谊似乎终于坐不住了,发表了严正声明,称由于崔永元主观臆断、过度解读给华谊兄弟公司的员工和股东带来了极大伤害,要对崔永元恐吓、纠缠到底。







而爆料大腕,华姨死敌袁立果不其然也跳了出来,指桑骂槐地又手撕了一通华谊。







其实咱们的冯导,还真没资格说别人脏。他自己的争议就一直没有断过。

还记得前几天冯导也上了热搜,吃惯了山珍海味和美酒佳肴的冯导,因为飞机延误没办法只能在机场用餐,但他对机场提供的食物非常不满,转而对机场服务员大发雷霆,一个大男人直接把一个女服务员骂哭了,真的是好有本事哦!


饭菜不好吃那就骂服务员嘛,飞机不好坐那就骂空姐嘛,电影没人看那就骂观众是垃圾嘛。
这样怼天怼地,真的很“老炮儿”!


年初的一次京圈大佬聚会上,冯导在很多大咖面前喝的微醺,拉着芳华女主的手,叫她跳舞,陈道明好心提醒苗苗是个女演员,在聚会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她不是舞女丫鬟,而且苗苗穿着高跟鞋,也没有热身,不便跳舞。最后冯导不听劝阻,还是让苗苗跳了。

真的很怀疑这个前辈会不会做人,懂不懂尊重。反正单从那次冯导骂哭底层女服务员的态度,就实在让B哥无法对其心生好感。





这次面对长达两个月的“挑衅”,冯导韬光养晦之后的奋起反抗,在广大网友那里得到几乎一面倒的反驳和斥责我想我能理解,就像网友说的一样:

会骂人者不一定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谁也不要绑架道德,清者自清,好好做人。

如此罢了。


◎ 本文由VX海归职场故事原创,转载请注明
chuangkou5 发表于 2023-9-30 13:55: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蒙各位关照,本是一时感慨随手写的东西,不管不问竟然得到这么多赞同。而我认真写的就都是小透明。(叹)所有创作者都不知道读者/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东西,我的办法是交给本心,就写自己爱写的。至于冯导的做法……我不认识他,他的地位名望也不是我这个小人物能揣测得了心理活动的。

评论太多了没有办法一一回复了。(我知道它会这么火我一定不写完就跑,我一定隔几分钟刷一次,回复所有评论……)
我就在这里解释几个疑问。都说知乎戾气很重,我这篇答案还好,没有使劲骂我的。感谢各位。

1.我都是从作品分析创作者的内心。其实想深入了解一个作品,熟悉创作者的生平、经历、甚至星座,是很有必要的。我不认识冯小刚哈,我评价他是因为看了《我不是潘金莲》就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是想上天。

2.有关“生存”、“生活”,我没有写反。我的意思是,从作品看,第五代导演习惯于让剧中人物挣扎在生死线上,以保命、活着,为首要目标,即生存。如《红高粱》里的余占鳌和九儿,不缺钱吧?但他们的生命是受威胁的。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颂莲,不缺钱,但在封建礼教的压抑环境下也是连命都要没了。如《霸王别姬》,不见菊仙、蝶衣、小楼为钱发愁过,他们愁的是别的。
所以我说第五代导演关注的都是超出现实的题材,剧中人物不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关心房子票子,关心的是命运挣扎、家仇国恨、爱欲别离。
而冯导,早在1997年他拍的那部没有播出去的《月亮背面》开始,他关注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在现实中,人是不会动不动就死的,但房价、结婚、北漂、移民这些民生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冯小刚瞄准这些日常,这些生活,把它们拍了出来。
当然,作为第五代导演,包括冯小刚自己如今的活法,那早就是脱离生存范围,进入生活范畴了。
有关“生存”、“生活”,就解释到这里。

3.我在文章里列举的所有电影,没有一个说过是烂片,包括《我不是潘金莲》。而关于《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三枪》《梅兰芳》到底好坏,我说的都是概括后的大众印象。就我个人而言,《三枪》《一九四二》,没有口碑说得那么差。这里边唯一让我感到有些微词的电影,其实是《唐山大地震》,我真的是很不喜欢冯导刻意煽情。那种逼着你哭的感觉,作为一个大射手,是非常反感的。
就说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认可。

哦对了,还有张译。我不是为了引起他注意,圈他才夸他的。他确实演得非常好,就算他不在知乎,我也要大力夸赞的。但他又在,圈一下又怎样啦,万一他回我了呢。
以下为原文——【要转载请私信我,获得我授权】


冯小刚的才华,撑不起他的野心


冯小刚一直是个很有野心的导演,早在1997年,他还是个电视剧导演的时候,就拍了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十集电视剧《月亮背面》。讲的是一男一女去海南炒楼、一边恋爱一边算计对方的故事。
原著非常黑暗,官商勾结,恋人反目,巨大的财富诱惑使得每个人都暴露了赤裸裸的贪欲。
这部剧根本没有播出,就算在风气尚且开放的90年代,也是个异常敏感的题材。(想看暗黑官场、政商勾结小说的,推荐这本书,非常暗黑。看得人喘不过气,亚马逊还有卖。宣传语里有一句是这样的: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月亮背面》由冯小刚执导,徐帆、冯远征主演,它是冯小刚最满意也是最心痛的一部作品。)
冯小刚和中国所有五十年代出生的文艺工作者一样,都有一种天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风花雪月不是他们的理想,针砭时弊才是。

冯小刚是野路子出身,做美术进入影视圈的,他和那些“第五代”学院派不同,他更接地气,更世俗一些。第五代们也拍小人物,但那些小人物就算是挣扎在底层,也是为了生存,而冯小刚拍的小人物,是为了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期,冯小刚的贺岁片三部曲《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他拍的是老百姓的日子:结婚、买房、工作、要债。冯小刚拍的小人物,总是为钱苦恼,而第五代们拍的小人物们,谁为钱发过愁?《活着》里的福贵都没有。
冯小刚的东西,更现实,容易产生观众的共鸣,所以大家爱看。

很多文艺工作者的苦闷就在于此:他们最受欢迎的作品,很可能并不是自己想创作的。
很有野心的冯小刚,是不满足于自己做一个拍贺岁片、“过日子”片的导演的。
所以他开始拍《手机》《大腕》《天下无贼》,这三部电影为他积累了大量口碑,也为他赢取了大量自信,然后他开始挑战《夜宴》。
《夜宴》是让他的作品开始毁誉参半的起点,接下来的《集结号》再次大获成功,冯导很快从《夜宴》的稍许失意中振作起来,也许那时他开始相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但其实他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集结号》的编剧,是刘恒。

《集结号》的成功,是本子的成功,是演员的成功。至于冯小刚的成绩,主要集中在战争场面中,而《集结号》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战争片。
刘恒是作家,也是编剧。《菊豆》《没事偷着乐》《云水谣》《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少年天子》这些经典影视剧都是他的作品,而导演并不是同一个人。

然后是《唐山大地震》。
我记得当初宣传开拍《唐山大地震》时,媒体总是会把冯小刚和张艺谋并提,“最好的中国导演”云云。那时候的国师刚忙活完奥运会开幕式,作品也只有一部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样的毁誉参半。而2009年上映的《三枪拍案传奇》更是成了国师的“污点”之作。
张艺谋在观众心中的口碑不断下降,而冯小刚凭借《集结号》的成功在不断上升,终于成了媒体通稿中,与张艺谋并列的“最好的中国导演”。
我记得有一篇稿子甚至说,唐山大地震,只能是冯小刚导演拍。这篇稿子我现在搜索已经找不到出处,但百度搜索“唐山大地震 张艺谋”,还是能看到不少信息。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很纳闷怎么冯小刚一夜之间,就从一个贺岁喜剧片导演成为“中国最好的导演”了?这中间怎么也还有个陈凯歌吧,虽然陈导的《无极》自毁长城,接下来的《梅兰芳》也是差强人意。
然而《唐山大地震》上映后,口碑并不如之前《天下无贼》《集合号》那般受到一致赞美。
就我而言,是对里面的刻意煽情感到难受的。尤其是上映前冯导说“不哭不是爹妈养的”,更让我像赌气一样生生憋住了眼泪。出去我们好几个朋友都说“我没哭,我死活不哭”。

虽然《唐山大地震》有些令人难受,但同年上映的《非诚勿扰》是大获成功的。
冯导又回归了他在贺岁片三部曲时期的幽默。
观众喜欢他和王朔、葛优一起制造中国老百姓能看懂的、接地气的幽默。葛大爷演了一把不伦不类的帝王之后,终于又成了我们习惯的秦奋。
他就像那些年在贺岁片出现过的姚远、刘元、韩冬,戴着棒球帽,玩世不恭混不吝,却心地善良、正直聪明。
但冯导是不甘心的,他有对作品的精神追求,他是绝对不满足于当一个生活喜剧片导演的。

所以他终于在《非诚勿扰》两部大获成功之后,拍了华谊斥巨资的《一九四二》。
我相信这是冯导最想拍的故事,就像《赛德克·巴莱》之于魏德圣,就像《十月围城》之于陈德森,每个导演心中总有一个最想拍的故事,在等待着最好的时机。
冯导1958年生人,和我的父亲同岁。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对国家、对社会,是有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的。
我的父亲受文化程度和阅历眼界所限,只能在朋友圈发“美国完了”“小日本太坏”“maozhuxi晚年中南海秘闻”之类的东西,冯导是文艺工作者,造化远高于我的父亲,但他们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忧国忧民,对年轻一代感到困惑和担心。
在《一九四二》里,冯小刚作为一个父辈,跟我们说:看见没?你老子当年受了多少苦。

但《一九四二》最终失败了,并且败给了一个搞笑喜剧《泰囧》。
仿佛一夜之间,冯导非常熟悉的老百姓就让他感到了陌生。他的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我随便拍的片子(《非诚勿扰》),就大卖,我用心拍的片子(《一九四二》),就赔钱。”说完这话他去拍了《私人订制》,仿佛是要争口气:你们这些傻×观众,不是喜欢喜剧吗?那就随便拍给你们看看好了。
为了保证压倒性的票房,他不惜用了自己最得意之作《甲方乙方》的设定。票房确实是不错的,但评价还是分了两极。

《私人订制》是我看过的、冯导的作品中最割裂的一部。
它有着冯导熟悉并拿手的、贺岁喜剧片式的“冯氏幽默”,也有讽刺意味浓重、在《大腕》《手机》里用过的小段子,还有一些政治性的、针砭时弊的东西藏在边边角角里。
冯导在《私人订制》里,是很不甘的。他一边说着“群众里有坏人”,隐晦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一边又想挣这些傻×群众的钱。就是《让子弹飞》里姜文说过的,“我怎么又能站着,又能把钱挣了。”
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心理,使得《私人订制》看起来不伦不类。
当然也就没有得到观众的青睐。

这种矛盾其实经常发生在文艺工作者身上,就是所谓的瓶颈。
我的作品是要出自本心,还是要考虑受众?
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平衡,如何突破,则来自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所以经常有大拿说:当你的才华撑不起野心时,那就潜下来好好修炼吧。
但冯导好像没有……
他走了另外一条路,去怨天怨地、到处炮轰了。

到了最新这一部《我不是潘金莲》,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冯导内心,还存在着这种矛盾。他的才华,还停留在过去,而他的野心,再也不能收敛。

《我不是潘金莲》这个故事,文本极其难以改成影像。人多,话多,场景少。大部分事件通过对话表现。
怎么拍?怎么拍能拍好看?怎么拍能不让观众在对话中睡过去?(事实上我看的这一场中间响起过鼾声,前排有人不停看手机,就连我也在观看中走了几次神。)
冯导玩了个噱头,做了个突破:挖了一个圆。
圆形画幅好看吗?
好看,构图非常精美。
但对这个故事的情节推动,有什么帮助呢?
其实是没有的。
最大的作用是掩盖范冰冰演技的尴尬。而其他的,比如偷窥感,比如犹抱琵琶的朦胧,比如影射时政的寓意,我相信都是做出“要用圆形画幅拍”这个决定之后再给它找的理由。

冯导以前的电影没有以摄影见长的,或者说他的电影不是像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三枪》)和王家卫(《东邪西毒》《花样年华》),对摄影有更多要求。他的电影始终集中在故事,即剧情层面。
如何在固定时间里给你讲个精彩的故事。这是冯导的诉求,也是他的强项。
而这一次,冯导选择在摄影上的突破,我个人的理解,是源于他对故事的不自信。
这个故事观众会喜欢吗?会买账吗?

《私人订制》的时候,冯导也许还有信心,但这一次,冯导其实是心虚的。
当然他对外说的话是轻松的,什么不差钱,什么就拍着玩,但越是这样说,就越是暴露他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以及他对《我不是潘金莲》有多在意。
包括上映前他的炮轰万达。事实上他的每一次炮轰,都在暴露他的自卑和软弱。
他怕输,他怕不行,所以他得先嚷嚷一通。不是吓唬别人,而是给自己壮胆。

影片上映了三天,大部分影评都说这是“冯小刚近几年最好的作品”,是把它跟《一九四二》《私人订制》相比的。但横向相比呢?善意的影评人们没有说。也许是真觉得冯导不容易吧。
毕竟这一次如此拼命,不禁在摄影上有了突破,连题材的敏感度也是几乎触碰到了死线。

故事本身,我是很喜欢的。我非常喜欢原著,刘震云描写小人物堪称一绝。
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放到了大屏幕,就暴露了它的很多问题。
首先作为小说,人物对话推动情节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换成电影,则有些冗长。影像的长处在于人物行为和动作,而这个故事,却很少有通过人物行为推动情节的。
另外是关于题材,真的是太难拍了。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并且把它处理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十足功力。

这个故事,比《秋菊打官司》还要难拍成电影。
秋菊是有冤的,她的丈夫被村长踢了一下,器官受了重伤。村长的确是犯了罪。然后秋菊一路打官司打上去,这个过程也确实受到了很多不公平待遇。观众喜欢看底层人如何扳倒大人物然后伸张正义,这符合一个故事的主线。
主人公有着强烈的、合理的目标,一路解决困难接近目标并最终实现。

而《我不是潘金莲》呢?
首先这是个有些荒诞意味的故事,从大杂烩的方言,永安市光明县拐弯镇这种明显虚构的地名就能看出来。荒诞的背景下,一个动机不合理,和医闹、碰瓷有一拼的女主角,看起来在一路折腾自己和折腾身边人。
这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我看电影时,我旁边的女孩就说了好几次“这个李雪莲有病吧”。
一个无法引起观众同理心和共鸣感的主人公,目标不合理,行为不合理,这让观众如何接受呢?
本来原著写的是李雪莲周围的官场,李雪莲只是个线索人物。但是影片为了过审,把原著的重点也拍得朦胧无比、隐晦无比。看完电影,好几个人走出来说“这片三观不正,本来女主就不讲理”,还有人说“这片到底要说啥我咋没看懂”,当然也有人说“范冰冰胸真大”……
很多人没看明白是应该的。因为本身电影就没讲明白——当然也不敢讲得太明白。

另外节奏稍微有点慢,情节真正展开是在十年后,李雪莲和众官员如何斗智斗勇,如何逃跑,如何进京,进京后众官员又如何应对……这些都是非常剧烈的矛盾冲突,演起来也很好看。而那时影片已经播出了快一个小时。
还有从《我不是潘金莲》寻找女权主义的观众,建议去看一下原著。
原著非常好看,是一个描写当代社会、官场的政治故事,而不是什么女权故事。
影片里的李雪莲,几乎没有特写,不仅仅在于遮掩范冰冰的演技。其实冯导很明白范冰冰的作用,她就是一个模糊的花瓶,一个线索人物。真正的主角,是围在女主人公周围的男人们。

范冰冰演的也算及格了,但在众位男演员面前还是露怯。
尤其是张译,李雪莲崩溃时,画面后方有一只手粗鲁地,不耐烦地揪着她的一只双肩包带子,把她往上提,让她别瘫下下去。
对比其他人的扶着、搀着、围着,这个生硬的,像提一件东西般的动作,充分表达了手的主人对李雪莲的嫌弃与鄙视,与要维持形象的县长、法院院长形成鲜明对比。(有个评论里说是怕她跑,我觉得很正确。)
那只手的主人就是张译。
不知道这个小细节是不是 @张译 自己想出来的。真厉害。

整部电影演得最好的就是张嘉译的市长和张译的小庭长。考虑到张嘉译动不动就宋思明附身,演官员演得出神入化,已经没了惊喜感,那还是张译演得这个小小官更加让人感到惊艳。

最后我很喜欢 @罗罔极 关于冯小刚的那篇文章,和他一样,我也非常怀念1997年的冯小刚。
那时候的他,还没有给自己背上那么多抱负和追求,还乐于拍老百姓真正爱看的,接地气的电影,还承认自己是一个贺岁片导演。

我一直记得《甲方乙方》里何冰说过的一句台词。“戚大妈包的饺子,倍儿香。”每次一想起这句鲜活的台词,我就很馋饺子。
我觉得好的电影,就该是像这样的。
笨T笨 发表于 2023-9-30 13:56: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看天下》12年32期精华版
《一九四二》:冯小刚要过把“大师瘾”
积攒20年的人品来讲情怀
 
王中磊认为,
表面看去,冯小刚的性格、观念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实际上,他骨子里没有任何变化,“冯小刚有次跟我聊天,说自己年轻时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后来他渐渐以为不是。但经过一圈轮回,到头来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悲情的人。”
  变与不变
  政治、历史、战争、民族、灾难、悲悯——冯小刚,这个以拍贺岁喜剧片起家的导演,准备用宏大叙事去再现1942年河南饥荒、饿死300万人的历史时,他似乎可以很有底气地宣称:我其实一直是一个有情怀的导演。
  1993年夏天,王朔推荐冯小刚看了刘震云的调查体小说《温故1942》,他热情高涨,旋即张罗了一个座谈会,请了些著名导演、专家到北影厂,讨论如何把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
  当时,35岁的冯小刚正在拍刘震云另一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地鸡毛》,还没有任何电影执导经验。拍这样一部电影需要花多少钱,他没有概念。
  起初,刘震云不同意,觉得这本小说没法拍成电影,每次冯小刚提起,他都不接话茬。直到2002年,刘震云才松口,写出14万字的剧本。从那以后,冯小刚三次成立《一九四二》剧组,每次都因为剧本、审查、市场回报等种种问题而泡汤。
  2012年,冯小刚终于把这部电影拍了出来。
  长期以来,冯小刚被称作“市民导演”“、贺岁喜剧之父”。这其实是个很高的称谓,相当于“人民艺术家”。但对冯小刚而言,这是肤浅的同义词——没有情怀,不讲政治,他因“导格”不够而不能进入大师行列。
  近20年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这一点上获得认同。他非常渴望。
逆袭
  即使现在实现华丽转身功成名就,冯小刚仍然觉得自己是站在一旁的人。他自幼家贫,在微博自曝最喜欢吃开水泡饭就剩菜,都是小时候贫寒养下的重口味。被邀请到一些时尚、慈善派对上去,他仍然很不自然,觉得自己跟别人始终不是一个阶级。
  冯小刚的母亲曾对冯小刚说:“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
  “有出息”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被认可”,他的朋友、派格太合总裁孙健君对媒体说,冯小刚一直渴望得到圈内人的认可。不过,非科班出身的冯小刚在圈里没背景没关系,甚至“没天分”。
  《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一书的作者秋原认为,冯小刚出身于“野路子”,而影视行业极其讲究门第与身份。他所有接触过的朋友,当年的身份地位都高过他,例如郑晓龙、王朔、张和平、韩三平。这也使得他强烈地感觉到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别需要朋友和同行盟友对他的推动和帮助。
  冯小刚曾对媒体承认,他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人:“人每天都活在各种关系里,你要集中你全部的人生智慧去应付。”对此,冯小刚曾经的朋友、在《甲方乙方》中客串“吃鸡富豪”的叶京公开批评他“很会做人,带有强烈目的性”。
  1980年代,郑晓龙在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主抓生产,他曾说,当时谁想进中心,都要通过他,在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工会文体干事的冯小刚对他非常恭敬,整天跟在他后面跑,得以调到电视剧中心当美工。1985年的某天,郑晓龙在片场空隙时翻到一本刊载王朔小说的杂志,冯小刚站在旁边也笑着看,得知郑晓龙认识王朔,他要求一定要引荐。最后冯小刚做东,请王朔和郑晓龙一起在燕京饭店吃饭,从此冯小刚就“王老师长,王老师短”。
  认识王朔对冯小刚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几乎能把王朔的小说倒背如流。2000年,一本400多页的《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面世,冯小刚在其中写了一篇《谁戒我也戒不了这一口儿》,自曝经常把王朔夸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而王朔对他的盛赞十分警惕。
  “王朔就是冯小刚的精神领袖,冯小刚的思想、语言轮廓都来自王朔。”孙健君如是说。
  令冯小刚声名乍起的是1991年开播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坊间流传冯小刚能加入该剧的编剧阵营就是王朔力荐。
  关系可以经营,没有天赋也可以模仿。冯小刚的模仿能力强是圈内公认,孙健君说他是一个“拿来主义大师”,哪怕生活中、饭局上的一个段子,他都能吸收过来为创作所用。刘震云不能原谅冯小刚在创作中还开着手机,或是接待突如其来的访客和外出赴饭局——这个细节,被冯小刚放进了《手机》。
  冯小刚自己也承认不擅长“平地起高楼”,他在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都是由作家和小说决定的电影风格,“你让我写剧本我写不出来,我必须看别人的东西,才能去想这东西怎么样是对的”。
  幸运的是,与他合作的编剧、作家都靠谱,从王朔、刘震云、刘恒,到王刚、 盛和煜以及写过《阮玲玉》、《胭脂扣》的香港编剧邱刚健,都没出什么闪失。
 积攒人品
  1990年代末,中国电影大环境不好,北影、上影几个老厂连年亏损,很多电影导演没活干,开始回头去拍电视剧,但冯小刚还在电影圈找翻身机会。时任北影厂厂长韩三平和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当年颇有商业头脑,决定“捞”冯小刚一把。
  韩三平问冯小刚能不能拍一部反映下岗工人社会热点的电影,冯当时反驳:“这样的题材有人看吗?下岗工人是没有心情去看电影的,在岗的人又不能理解下岗人的心情。”——他的理解是,在现实中承受苦难的人,要在电影里获得解脱。
  于是,冯小刚推荐了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韩三平和张和平都觉得很有意思,很快决定投资,张和平做主,定了片名《甲方乙方》,目标盯准贺岁档,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炮制一部成本低、高票房的商业电影来救市。
  当时韩三平等幕后推手也考虑过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但他们当时很难接受市场理念,而初出茅庐的冯小刚自言“天性里有和观众沟通的畅顺通道”,相对更合适。
  《甲方乙方》拍摄之初,冯小刚没拿片酬,张和平跟他讲好,事后拿票房分账。第一次给院线、影院工作人员试映,影片声音出了问题,冯小刚当时就急疯了,在现场放声大哭,自己临时租车,非要拉着院线的人到其他影院去重放,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当时还觉得他特别较劲。
  王朔的原著基础、冯小刚的京味小聪明和葛优的表演三重奏效,1997年,《甲方乙方》号称拿下3600万元票房,冯小刚一举成名。趁着这部影片的成功,《没完没了》、《不见不散》相继出炉,不仅造就了葛优和冯小刚这对“黄金搭档”,也直接促使一片空白的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贺岁档”的概念。此后,冯小刚被冠以“贺岁档之父”的美名。
  1998年,靠广告公司起家的华谊公司参与投资了《没完没了》,影片用3000万票房再度扫荡次年的贺岁档,随即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出一年400万的高价挖冯小刚,原因很简单,这对兄弟踏进电影圈之后,起初投资的几部电影都不成功,他们看好冯小刚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决定联合他在影视圈大干一场。
  《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透露,在2003年之前,王中军一度把很多热情投向姜文,连续投资了《鬼子来了》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而且华谊参与的《寻枪》、《天地英雄》、《理发师》三部电影都打算让姜文出演男主角,希望建立与姜文的紧密合作,可是姜文霸气、独断而强硬,华谊和王氏兄弟“HOLD不住”。
  相形之下,冯小刚没有这么大的谱,懂得合作,而且他非常重视影片的票房和口碑——《非诚勿扰》做试映时,一条负面新闻曾让他一夜未眠。
  基于性情相投、共同的利益,王氏兄弟和冯小刚开始了紧密合作。冯小刚和王氏兄弟的合作,曾被王中磊以“信任感和安全感”来概括。
  接下来的《大腕》、《手机》和《天下无贼》三部电影的票房数字都不算十分漂亮,但是冯小刚的品牌和现代题材,给做广告出身的华谊兄弟一条新的商业探索方向——植入广告,1999年《没完没了》的各种广告收益已经达到1500万元,2004年 《天下无贼》的植入广告能拿回一半以上的投资。
 
       自己的情怀
  其实冯小刚最早想拍的并不是市民气息的喜剧《甲方乙方》,他一直想拍悲喜剧路子的《一声叹息》(原名《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这才是他眼中“走心、有度数”的片子。谁知1996年3月这部电影开拍10天后,电影局给了严厉的审查意见,说“剧本过于挑逗,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剧组停机。在那个时期,他拍的《月亮背面》、《我是你爸爸》也未达到他的预期。
  多年以后,冯小刚以此来证明自己一直是有情怀的。这相当于说,剧本没有被毙过,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导演。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说:“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狠下心拍商业片的。所以我现在知道哪些东西是抗不过的,哪些东西是可以坚持的。”他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商业片导演,最多是“文艺商业片”。
  《甲方乙方》大获成功后,冯小刚又想再拍《一声叹息》,但华谊兄弟、电影局都希望他连拍三部贺岁片,一个是赚票房,二来是确立起中国的贺岁档,最后,他“捏着鼻子”拍完了自己相对不喜欢的《没完没了》,换来了《一声叹息》的机会。
  2000年,《一声叹息》拿到了超过2000万的票房。此前,有人说冯小刚的电影成功全靠“贺岁+葛优”,冯小刚曾拿没有葛优、选在10月份上映的《一声叹息》来反驳,表明自己照样可以。他觉得有了观众撑腰,可以给那些“永远不看好他”的人一记响亮耳光:“不是中国电影帮助了我,是我帮助了中国电影。”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拿下2.5亿票房,极大地刺激了包括王氏兄弟在内的国内电影人。华谊把新画面公司的宣传负责人挖到旗下,对比了张伟平的那一套大片营销思路,酝酿几年后,华谊与冯小刚联手打造的《夜宴》出炉。这部电影是华谊对中国式古装大片的一次试水,冯小刚把它比喻成“命题作文”。
  他的态度是既不大看得上这种类型的电影,又不服气,认为自己一定能驾驭得了。他曾对媒体表示“这个社会既然认为这种电影是高级的,那我也不浅薄一次,我拍一个你们认为难的”。结果影片最终拿下1.3亿票房,没有达到华谊的预期,冯小刚遭遇了从影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口碑失利,很多观众呼吁冯小刚回到过去的喜剧路线。
  但冯小刚已不想回去了,他要讲情怀,并且认为以前的那些贺岁片,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商业电影,而是艺术电影。他说从《天下无贼》他就开始朝这个方向转变。“像《非诚勿扰2》,虽然是一个浪漫的轻喜剧,但在里面讨论人生、生死的话题。希望能够把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放到商业电影里去。”在电影中,他借了秦奋的嘴说了不少针砭时弊的话:“冒充上流社会,哪有上流啊?全是下流。这就是一帮寄生虫,骗吃骗喝骗炮打。”
 这次真的有情怀
  但这些,也许他自己都不相信,所以他也没有回头再去拍喜剧片,他自认为的艺术电影。
  他想拍一直很渴望的战争题材《集结号》,这是他首次碰触重大历史题材,片中以一个近乎撒娇的方式向“组织”抱怨,但内核是永恒的爱国情怀。开拍之初,业内对这部电影的票房前景完全不看好,而且这部电影也没有办法做华谊最擅长的植入广告,最终华谊仍然决定投资,一方面为了支持冯小刚满足心愿,另一方面,冯小刚的品牌价值在华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们既要留住这块金字招牌,又要想办法维护、扩大它的价值,尝试拍摄其他类型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幸的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集结号》获得了2.6亿的票房。接下来冯小刚在“众望所归”的氛围中拍摄了贺岁喜剧《非诚勿扰》,不过,这部电影和他过去平民视角、诙谐幽默的贺岁喜剧有所不同,显得有些“傻乐”,这部电影对冯小刚本人来说,是休息和调整,对华谊来说,则是冯小刚用票房“报恩”的时候。王中军部对媒体表示,冯小刚是必须对华谊每年的利润做贡献的,公司为这部制作成本4500万的电影定的票房指标是2个亿。
  拍摄《非诚勿扰》时,华谊安排的大堆植入广告让冯小刚在现场发火摔了杯子,这时王氏兄弟就来给冯小刚翻账簿:就算完成 2亿的票房任务,这部片子满打满算只赚几百万,做植入能赚到1500万,全公司这么多人要养,之前《夜宴》和《集结号》都没法植入,好不容易拍一部现代戏,总要让公司赚点钱。心情最坏的时候,冯小刚也想:广告就广告吧,反正我也不想当大艺术家。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又一个转型之作,在权力、票房、口碑与个人情怀上,他都成功了,现在,是有“政治、历史、战争、民族、灾难、悲悯”等主题的《一九四二》。
  虽然靠贺岁喜剧起家,但为了证明自己,冯小刚不愿意停留在喜剧片、贺岁片导演的固定角色上,从《一声叹息》开始,他在《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甚至《非诚勿扰》中不断变换类型,以区别于《甲方乙方》时代,直到拍完格局和视野都格外宏大的《一九四二》。
  用冯小刚最近在微博上飚的狠话来说,为了《一九四二》,他赌上了之前十二部电影积累的人气,“即使输得精光也无憾”——言下之意,这些年他在电影圈里的闯荡,仿佛都是为了《一九四二》做铺垫。王朔也跟他说:“拍完这部电影,你精神上就没什么负担了。”
  “通过《一九四二》这段历史,让我重新去想我们的民族性是什么样的,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冯小刚觉得这才是他最想拍的电影。
  他考虑过翻拍《英雄儿女》,还买了巴金的《团圆》改编权,在拍摄《非诚勿扰》之前,他还准备了一个涉及“反右”、“文革”、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剧本《特务》,但都没过审查。
  在我们这个时代,情怀不一定是能轻易实现的。
  据说,王朔为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打了个包票,如果亏本,他明年再为冯小刚写个新戏全赚回来。这部戏就是王朔正在写的《私人定制》,冯小刚已经在华谊今年的大活动——“H计划”发布会上把这个消息抖出去,称这《私人定制》可以抗衡好莱坞大片。
  那是部疯狂喜剧。难道也可拍成艺术电影?
  ●资料来源:华谊兄弟《一九四二》制作手册;秋原著《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半岛都市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冯小刚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