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制胜
任正非为什么能用33年把华为走到今天?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事情,跟中国其他企业完全不同,因为任正非掌握了两大逻辑,这两大逻辑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理解和执行非常难。
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下,你必须以人制胜,我们辅导过很多企业,他们都说中国有两大优势,一是劳动力成本很低,二是价值链,企业行业生态链很完整。
而这两个在任正非眼里,他都不看成优势,甚至会看成劣势,因为所谓的劳动力成本低,是不可持续的,20年之前你这么说可以,特别是沿海城市的企业很多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但是现在劳动力成本已经不是优势,可能变成劣势。
比如东南亚,印度,因为如果劳动力成本永远是优势,也就意味着咱们一直要当穷光蛋,这是不对的。
那么所谓的企业生态链非常完整,我觉得说对了一半,我们中低端的生态链特别完整,你要制造摩托车、做家具、泉州晋江那边做服装基本上什么都有,确实很完整,但是我们的中高端价值链或者产业链非常的不完整。
被某国一掐脖子就发现了,我们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芯片制造能力,在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很多方面跟世界最先进水平还有巨大的差距,这一点大家必须记住。
所以任正非在20年之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发现劳动力成本不是优势,产业生态链也不是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有一大堆聪明的人才,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很聪明。
这时候他发现,如果把这些聪明人团结起来,然后让大家一起发力,就可以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他发现全世界的企业,包括当年的IBM、惠普、以及今天的苹果、谷歌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定了“以人制胜”。
22年前任正非就说,我们的战略就是由人才垄断到技术垄断,由技术垄断到市场垄断,这叫三个垄断,但是我发现中国的大部分企业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场营销和产品开发上。
大家仔细想想,一定能想出这个道理,它背后的逻辑是人,如果你营销没做好,一定是你营销的老大没选好,你的营销团队没做好,如果你的产品开发不好,一定是你的产品经理出现问题了,就像支付宝当年开发不好,阿里才会把白鸦弄过来,然后才有了今天的支付宝。
很多老板说管理有问题,最后发现还是人的问题和组织的问题。
人力资本投资的马太效应
先看一个公式,人力资本投资额*回报率=资本增值。
华为有句话在1998年3月23号华为基本法定稿的时候,分量最重的那句话:我们强调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回报率,中国有钱人不少,所以投资不是问题,关键是回报率,这样才能带来增值,那这里就形成了马太效应,如果你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是领先的,那带来最大的好处是,只要你增加投资额就行了,因为投资额*回报率就会提高。
然后另外一家投资回报率比你低,即使他投资比你大,他也不一定玩得转,关键是投资回报率低,导致他就不愿意投资。
比如:你挖了几个高手,创造了很高的价值,你就愿意继续地投资,但是他挖了几个高手全走了,或者全都挖错了,他就不愿意干了。
但是如果你投资了薪酬激励,或者其他有效的激励非常有用了,你会拼命地追加投资,这样时间一长,这两类企业就区分出来了,这就叫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任正非把这个原理找到了,他就干一件事,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所以华为这33年,我认为最核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提高投资回报率。
比如选人,普通企业人才甄别率30%,但是华为能做到76%,还有人才成长,一般企业的成长速度如果是1,那么华为可以做到2.5-3。
人均产出,中国的企业只有发达国家的1/3,但是华为已经做到了全球高科技企业人效的第七位,第一名是苹果。
这时候你会发现,任正非只要干一件事儿就行了,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别人就无法跟他竞争,所以这个逻辑非常简单,但做到非常之难。
我想你只要认识到这个逻辑,你愿意去做,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五年十年,我相信你跟别的企业就完全不一样了。
阿里实际上也是这样的逻辑,但凡优秀的企业都是这个逻辑,这就是最重要的,1997年人大的教授给华为做基本法的时候,那个教授问任正非说,人才是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任正非说:人才不是企业的核心,对人才的有效管理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