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高考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tdq6554 发表于 2024-4-4 02:43: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高考,我们携手中国青年报,采用全知乎创作者阵容:毕导、Cecilia、老石、螺旋真理、翘囤奶爸、甜草莓,以「高考过来人」的身份解答考后的人生问题,用《人生开卷题的答案》回答吾辈问答高考之问「高考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闭卷考试落下帷幕,但未来的开卷题还长;高考中习得的勇气、温暖与智慧,也将成为人生路上闪闪发光的宝藏,陪你找到不止属于高考的答案。高考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也想听听你的回答。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fers 发表于 2024-4-4 02:44:2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着这个问题左思右想,最后倒感觉高考的意义重大却也单纯。对广大普通人家的孩子而言,高中努力学习,高考考个好分数,在选大学和专业时就能给自己更多更好的选择。对我们大部分人,这可能几乎是人生前十八年的全局最优解。
说说我自己的高考经历吧。我是2010年在浙江高考的。我高中时成绩排在全校前几名,但能不能上清华北大呢,也不好说。高考前的寒假,我到清华参加了自主招生面试,拿到了10分加分。


我后来回想,觉得这10分是我考上清华第二重要的因素,第一重要的因素是我妈带我去北京万寿寺玩的时候,一位大师给我算了个命。(没错这个故事以前讲过,但我觉得它真的很有意思所以想再讲一遍[手动狗头])
大师说,如果你想考上清华大学,要做到以下4点:

  • 你们家不要再开黑色、银色的车;
  • 家里的镜子要遮住;
  • 电视机要用红布罩起来;
  • 三月初三那天,要放生一条鱼。
前3条确实麻烦,会对生活造成不便。但第4条却充满了趣味性,从时间和事件上都充满了算命的玄乎感,它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后来,前3条我一律没有执行,但三月初三那天,我虔诚地从菜场买了条鱼,倒进了家附近的小河里。
高考的过程也没太多可说的,我只记得2010浙江卷数学和理综奇难无比。但好在最后刚好比分数线高了一点点,我也就来了化工系……此后快乐地读了四年本科,2014年毕业后在系里继续直博。读了三年后,我休学创业做了一家自媒体工作室。创业三年后,又回去继续复学了。算起来从2010年进入清华起,已经12年过去了……如果我本科入学那年你上一年级的话,那现在你已经可以当我校友了……
给大家看看清华百年校庆时的我,最近我还参加了110周年校庆[doge]


之前有人问我,你后悔当初读博吗?如果没读博直接当UP主,说不定比现在更好呢!
并不后悔。其实在化工系学的知识刚好成了我当UP主的选题内容来源,读博期间练就的读文献能力也对科普视频有很大的帮助。说白了,大家最喜爱的SNP大一统理论,本质上还是化工里的传递过程原理。



一个拍摄花絮

有人问我,你后悔休学创业吗?如果先博士毕业再出来创业,会不会更稳妥呢?
也不后悔。读博前三年,我一直处于很迷茫的状态,我的脑子里没有建立起一条成为好博士的路径,而一切也只能自己瞎摸索。每天待在实验室里,我也不知道那些看不懂的文献、做不出的实验对我博士毕业究竟有没有帮助,只觉得一天天过去,好像一直挺菜的。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当辅导员期间发现自己喜欢写段子,而周围人也蛮爱看的。创业那三年,我带着一帮小伙伴们一起写图文、拍视频,是真的幸运快乐又充实。如果当时没有休学,也许等到博士毕业的时候人已经抑郁了……



一张当年的摆拍图[doge]

那我后悔复学吗?这个毕竟现在还没毕业,还没到下结论的时候……但幸运的是,我休学期间做科普视频找选题、看文献的过程,反而让我悟了读博是怎么一回事。读博一周目被虐得够呛,现在二周目打得好多了。


瞎扯了半天,其实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这一切经历似乎都是高考之后的选择分支引发的一场蝴蝶效应。如果我高考没考好,日后的人生肯定完全不同。如果我高考考得更好一点,说不定我就不会来化工系了,那好像也没有后来的科普博主什么事了……高考虽然只是18岁时的两三天,但这两三天中的选择的确可以深远地改变人生的走向。
前段时间我受知乎邀请,拍摄了一支高考主题的片子,拍摄的场景很震撼,把我们几位参加拍摄的答主看得一愣一愣。


片子里有句话我很喜欢:高考是人生的闭卷考,但高考后人生处处是开卷题。高考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想,通过了高考的闭卷考,也许能给我们不怕面对未来开卷题的勇气。而高考努力考一个理想的分数,也许能让你未来拥有更多选择吧!大家也可以看看这支视频!
最后想送给各位高考考生一句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话:如果你做错了题,不要太紧张不要太纠结,因为总有一天,你碰到的人和事会让你觉得,高考时候错的那个题,就是错得刚刚好。
wybt 发表于 2024-4-4 02:45: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高考对我们同样如此。
如果说当年的高考对我来是踟蹰,现在像一段追忆和向往,那么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我并不赞同「高考是人生的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它更是一段「入门的压力测试」-- 而人生路上的任何一次测试都有机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1. 过去

大约十几年前的今天,我也曾经随着茫茫人流走出高考考场。到现在为止,我对这一天的印象还停留在考完回家道路上,对痛恨着,怀念着,却已经实质结束了的高中生活的思绪万千,以及当时的迷茫着,踟蹰着,却又雀跃着希望走进下一个人生阶段的犹豫不决。
那时候觉得,永远向前的时间裹挟着我的人生,推开了一扇需要花费九年才能推开的大门。命运本来觉得我应该毫不犹豫的走进去,却没想到踟蹰如我,又花费了几天站在门口辗转反侧。后来回到高中处理后续,领取录取通知书,我坐在当年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来来走走直到傍晚,临出校门又在学校的林荫大道上来来回回,希望能尽量看到更多熟悉面孔最后一眼,也希望能够心意告别这个压抑却充满回忆的校园和那些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学们,尽管最后谁也没遇到。。。
现在回忆起来,高考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段压力生活的结束,也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既不舍又向往。还记得在那段时间看了很多鸡汤,很多人说这是「人生唯一一次依靠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让我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在大学都玩的非常开心,毕竟人生已经被改变了,我们能做的就是随波逐流
吗?
2.现在

并不是。
时间不等人,转眼间二十多年寒窗苦读结束。
博士毕业,自己也随波逐流成了高校里「铁打的营盘」的一员,也眼看着一年又一年的年轻「流水」们来了又走,自己却始终在高校坚守,当然在可见的未来里会继续坚守。高考从此突然变成了招生,即将成为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也因此突然发现自己对高考的感觉日渐淡薄。唯一让我和高考联系更加紧密的,或许现在即将参加,而以后每年都需要参加的招生宣讲会。而每一年都会在这些宣讲会上见到如同当年的我一样焦虑的学生,也经常见到如当年的我父母一样焦虑的家长。
这时候我总会拿高考后去向各异的高中同学们举例:

  • 当时高中班上第一(任何一次考试都没有出过年纪前三)的同学A,清华之后在UIUC读博,目前留在美国的一家半导体创业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
  • 当年高中班上经常蝉联第五的某位同学,高中毕业去了北大,目前回家做了家乡的公务员。
  • 当年高中班上的吊车尾,高中毕业去了某非211学校,在学校当上了学生会会长,目前因为前段时间的口罩生意火爆,已经身价过亿。
  • 当年高中班上压力过大而转班的学生,目前已经因为投资成功财富自由,每天开始满世界晒娃。
所以,和当年的鸡汤完全不一样,实际的人生路上并没有唯一,类似高考这样的机会只有无数次,考研,读博,选择工作,寻找路径等等。不少在我们看来充满奇迹的人生,也并不一定是高考带来的。
我们这代在高校工作的老师,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青椒」,有那么一点点青年焦虑症患者的意思。和很多人想象中,高校的轻松工作不一样,教学,科研,事务性工作分别占据了日常将近1/3时间。可以这么说,几乎每天起床,要么是在赶某个项目/论文/或者课程的deadline,要么是在赶deadline的路上,而每一天都恨不得有48个小时来处理工作,才能赶上项目周期/赶上时间的流逝,或者赶上某些人才计划的年限。如果我们把高考的压力当作100分,那么青椒们的日常工作压力起码有70-80。
而一直坚持下去的,其实是一次又一次重压之下,对想要的目标的坚持和对想要的生活的选择。这些选择和坚持往往不像高考有非常明确的路径,甚至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人在无人道路上的探索,不仅未来未知,现在也未知。
2016年左右,因为北欧Nokia和爱立信在通信行业的领导地位,我曾经选择去芬兰留学,当时的国外导师是一位大教授,在邮件交流中他认为这个领域(通信感知一体化)将会有更大影响力,于是经过一段时间沟通以后我更换了研究方向。相比我当时的研究方向更难,它更加困难,研究的人也更少,这意味着没有太多的成熟研究路径可以跟随。这段时间或许是我整个人生中压力最大的时候--博士有毕业压力,而鉴于这个领域并没有什么研究,我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于是每天都沉浸在怀疑和自我怀疑。不仅仅怀疑自己能不能完成,也怀疑自己选择的路到底是不是正确。



来自知乎《人生开卷题的答案》拍摄

当时朋友有句话特别让我印象深刻,道路选错了,走的越远错的越多,但是选择这回事,却往往没有像高考那样的标准答案
因为「开卷」的人生往往要比「闭卷」的高考更难。任何涉及其他人的工作,都充满了变数,人心往往不可预测。在这种时候,高考对我来说更接近一种思绪和怀念,怀念当年单纯的努力和纯粹,也希望能够在未来工作的压力和选择中可以足够坚持,也足够敏锐。
足够幸运的是,或许我当年的努力有了回报,当年的选择并没有错,让我能够走上科研这条道路,或许有望远走越远。
3.当下

在70年代左右生的父母眼里,「高考」这个词异常神圣。在65-79年之间,他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时期,如果让他们回忆那段时间,固有的关键词或许是「苦」和「难」。因为那段时间有着三年自然灾害,也有着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当然他们在此后数年间也见证了国家从千疮百孔到兴旺昌盛。
从他们的眼中来看,当年的高考其实更加接近于「精英」选拔。因为在77年-79年刚刚恢复高考的那段时间,也就是父母同辈人里,只有极少数人考上大学,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在高考历史中留下辉煌。于是现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77年高考回忆录中,「高考」就成了改变命运的标志性事件,但是我想对大家说的是,现今或许有所不同。


大学教育普及的当下,高考正在成为一种「普世性选拔」的方式,而这种选拔,在未来会有很多
20世纪以来,有两套理论对整体社会的教育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 一个是美国经济学家Theodore W.schultz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分析1929-1957年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口的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因为在这28年间,美国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而教育投资的增长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比重高达33%。这个观点推动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普及。
  • 另一个是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高等教育阶段性理论,他认为高考教育的发展过程应当被划分为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的规模保持在15%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到普及化的转变时期,这种教育水平的转变必然会影响到「高考」的入学评价标准,其对人生意义的影响,以及「高考」的唯一性地位。随着高考不那么成功,但是人生依然充满奇迹的事例越来越多,高考正在成为一种人生的「入门压力测试」-- 而人生路上的任何一次测试都有机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4. 结尾

在前几天,知乎的小伙伴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去和这一届的考生说点什么,然后参与一段视频拍摄来告诉大家高考对人生的意义,我欣然允诺。拍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波折,不过要特别感谢知乎的专业团队和导演团队,最后完成了一段非常有质感的短片,解释了我们对高考的理解。

其中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希望送给考完/或者已经经历大学阶段的大家:
高考不仅是一场闭卷考,
更教会我们不怕面对开卷题,
考过,自有答案。

最后一段,我想说,
高考并不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它给我们最最宝贵的财富,也并不只是一次转折,而是在面对很多次,更难的转折过程中,那面对重压下勇往直前,不放弃的坚持和努力的信念。这才是在一次又一次「测试」中,开启人生奇迹之路的钥匙。
完。
hao898 发表于 2024-4-4 02:45: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来说,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全力以赴
所谓全力以赴,是指为了高考,做了太多的付出,乃至牺牲。
那时候,试卷都堆在桌上,要到高考后,才敢于撕书狂欢;
那时候,暗恋都藏在心里,要到高考后,才鼓起勇气告白。
早 6 晚 12 的作息,没有休息日的周末……一切、一切的付出,只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生大事件:高考。



高三的我

当年那场高考,让我得以走出县城,去往祖国的心脏——北京。
最兴奋的要数我外公,一名终身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他戴上厚厚的老花镜片,仔细看着我的录取通知书,伸出满是皱纹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中国人民大学」这六个烫金的字,喃喃说道:
京城啊,我孙女要进京求学了!
向来都重男轻女的外公,过去总是主动给表弟夹肉夹菜;唯独那个夏天,大家庭聚餐的时候,他第一次主动给我夹菜,夹了一次,又一次。饭菜堆满了我的饭碗,甚至严严实实地盖住了下面的白米饭。
我看着碗里堆得冒尖的肉和菜,心里充满了疑惑:
我还是我,我没有变,为什么外公却变了?
但通过高考,我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一件事:
全力以赴,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大一宿舍



报着「试试看全力以赴会怎样」的想法,我在大学期间,完成了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
比如一口气参加了将近 10 个社团,从校记者团到青年志愿者协会,从轮滑社到文学社,从辩论队到羽毛球社;
比如每年都以过硬的专业成绩和综合排名,拿到各种奖学金;
比如从自己查校规到跑院办,成为汉语言文学系史上第一个理科辅修生;
比如本专业和中文系两份毕业论文都被评优,又被选为优秀毕业生;
比如以前三的综合排名,拿到了外保去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格,又通过考试拿到了全奖……

全力以赴的,远不只我一个人。
我的本科宿舍一共 6 个人,来自祖国大江南北:
无锡的同学辅修了金融,从大一就开始做家教打工养活自己,托福一次考到116/120;
沈阳的同学辅修了计算机,每天拎着水壶去自习,看遍了图书馆里所有的专业书籍,毕业后很快还清了助学贷款;
重庆的同学辅修了英语,参加的各类社会令人眼花缭乱,创业大赛多次获奖;
潍坊的同学辅修了统计,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在做题,大三就开始参加各类课题;
北京的同学从大一就计划出国,刷了托福,考了GRE,最后顺利申请到美国Top20的名校……
毕业的时候,我们宿舍有5个人拿到双学位,4个人保研,1个人出国,1个人去了大型外企。
每当别人说:「你真是太优秀了!」
我总是笑笑:「我并不优秀,只是被一群全力以赴的优秀同伴,推着往前走。」



优秀的舍友们

在北师大读研期间,我发现了很多本科是普校的同学,凭借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读名校的研究生。
一个朋友说:
高考对你们来说是三年的全力以赴,对我们来说却是七年的全力以赴。在本科四年的每一天,我们都保持着高三的学习强度,才能考到这里来。
她的话让我非常震撼:原本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努力,没想到还有很多后来者更加努力;在人生的马拉松赛道上,这些持续努力的人,很有可能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这让我有了很强的危机感。
高考,只是和同地域、同年级的人PK;
大学,只是和同届的人PK;
职场,也许是和所有的人PK!




北师毕业啦

毕业后走进职场,我的这种感受就更强烈了:很多人比你更优秀,却比你还努力!
而且他们的努力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忽上忽下,而是持之以恒的全力以赴
课题组的老师,不仅具有超强的学术能力,也具有超强的项目管理、社交技巧、专业敏锐能力。
公司的上司,不仅能从一个数据发现问题,还能旁征博引,给我们非常落地的实操建议。
我很佩服他们,
所以我选择比他们更努力,看更多的书、做更多的事,以期追赶上他们的脚步。
感觉疲惫的时候,我就给自己放个假,回来以后,再继续努力!



在第二排的我


后来,我遇到现在的丈夫,和他结婚怀孕,却因加班太多险些早产。
我选择了裸辞:回归家庭,生育二胎,做好 5 年不上班的全职计划。
我知道,
公司没了我,照样可以运转;但孩子没了我,就缺失了一半的天空。
其实,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结婚时没房也没车,甚至在二宝诞生以后,依然住在租的房子里。
但为什么在月薪 2 万时,选择回归家庭呢?
其实,当时我算了一笔账:我一个人就能搞定做饭做菜、早教启蒙、照顾陪玩,相当于每个月省了3万,更别提给孩子的安全感和良性亲子关系,是再多钱也换不来的!
当时,我父母非常反对,他们质疑:如果你重归职场,跟不上节奏,屈居在曾经的下属手下工作,甚至压根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那就用当初备战高考的劲头,全力以赴地再努力一次!」




大宝1岁时

大宝进入幼儿园时,小宝刚 1 岁,我便开始做起了重归职场的准备。
找导师要机会,自己在家查文献、做课题;
找同事要机会,自己在家接兼职、写文章;
找客户要机会,自己在家做咨询、出报告……
养育孩子的思考,我也都在知乎上记录下来,在2018年获得了新知答主的荣誉,穿着lo裙,抱着大宝上台领奖。



大宝3岁了,我也踏上新的赛道

从那一天开始,我又开始了新的三年之期的「高考」——这一次的目标不是进入大学,而是做好一切重归职场的准备,走上人生的新赛道。
2019年末,我因为在自媒体创作方面的积累,受到Top10乳企的邀请,让我以一年千万的预算,领头组建新媒体部门;很快,其他的职场邀约也纷沓而至。
但,我选择了创业。
第一家直播科技公司,拿到了多轮千万级融资,业务逐渐走上正轨;
第二家知乎官方MCN公司,也拿到了2021年新势力机构奖。


在我 37 岁这一年,距离18岁的高考,已经过去了将近 20 年。
站在现在去看2003年场高考,我想说的是,它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从小县城走到了北京。
但更重要的是,高考前所有的努力、克制和坚持,让我知道自己可以全力以赴
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但绝非最后一战。
我见过莘莘学子一朝入学,后旷课辍学复归县城;
也见过落榜考生一度失意,后每日自习考研成功。
我见过名校高才迈入大厂,后浑噩度日遭遇瓶颈;
也见过普校同学起步低微,去抓住机遇一飞冲天。
也许你的事业与专业无关,但训练出的思维方式会让你快速成长;
也许你的事业与专业对口,但依然需要持续学习职场的各类新知。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把每一次机会,都当做是高考,用这样的态度,去答每一道人生大题。
把每一次挑战,都当做是高考,用这样的勇气,跨越每一次新的门槛。
这,正是我接触的公司高管和创始人每天都在做的「饱和式努力」。
我想,这也是高考教会我们最重要的道理——如果想改变你的人生,那就全力以赴,然后继续全力以赴。
小冲 发表于 2024-4-4 02:45:5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高考,我应该是我们村里非常「没用」的那种人。
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一顿饭吃不了一个馒头,看见庄稼地里的活计就发憷。
所有人过冬都没有暖气,但只有我被冻的双手双脚都发肿;
因为鼻炎每天头都是昏昏沉沉,但不流鼻涕,大人不认为那是生病了;
而且挑食,不喜欢吃的东西宁愿饿着都不想吃,这在老家简直就是原罪。



这样一个不讨喜的小孩,但偏偏「事儿多」
我爸揍我,我不像其他小孩一样逃跑,我列出一二三四五条理由为自己辩解,迎来的是更凶猛的胖揍;
我喜欢自己在村口那条河堤上待着,有时候就是发呆。河堤上有笔直的白杨,初夏的午后,树影斑驳、鸟儿啁啾,有种和谐的宁静,让人说不出的舒服;
我不喜欢跟人打架动手爆粗口(实在打不过),也不喜欢乱糟糟的居住环境,我喜欢安安静静的看看书,想想事情,把自己的东西收拾的明明白白。


虽然不太明显,但我总是有一点格格不入。
从小长辈们对我的评价就是:身体弱,性格怪,就是脑子还灵光点
像我这样的人,在老家找媳妇儿都困难。

幸好有高考。
虽然我考砸了,但好歹考出来了。
真好,我考出来了,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可以用我「有点灵光」的脑子,学习很多知识。
我领略过中文、英文的语言之美,为古今中外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流过泪,也学到了语言不只是为了说话和表达,语言的背后有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每个走入其中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宝藏。


最棒的是,我学到的这些知识,能为我带来收入,能让我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能让我过上我希望的那种生活。



我也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刚上大学,一个又一个的震撼砸得我头晕眼花。图书馆里的书竟然可以多到一眼望不到头,我可以整天整天在里面随便看;地铁真方便,十年前北京地铁统一票价两块钱,吹着空调坐到哪里都可以;学校的食堂又便宜又好吃,里面80%的好吃的在上大学之前我都没吃过。



毕业工作后,作为翻译又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在印巴边境开过车,在墨西哥吃过仙人掌,在黑海在华尔街参加过培训,在柯灵小镇偶遇过祖国!



正如视频中所说的,“小地方的孩子,从闭卷考出发。做翻译,把自己作为桥梁。看见更大的世界,也看见更大的自己”。
我感受到了更多的包容。
我那些在老家不被理解的情绪都有了出口,我逐渐了解、接纳了自己的情绪,明白有情绪是正常的。很庆幸我也有了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可以聊聊天、喝喝酒,逐渐也学会了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几年后,我发现在家里时那种经常的压抑感消失了。

我也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正好她也喜欢我,真好。
她是为我消解负面情绪的朋友,是能够与我分享心中残存诗和远方的知己,是和我共同面对严酷生活压力的战友,是我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多么幸运,偌大的世界里,我有了自己舒适的生活,找到了让自己舒适的位置。
这一切,都源自高考。

高考有它自身的问题在,但在这个阶段,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体系,它不看出身家庭、不靠关系资源、不拼财富人脉,只论在这十二年的学生生涯中,掌握了多少知识。
最近几年经常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难,但是还可以出。
不凭借高考,我还能用什么方式获得现在的生活呢?我想不出来。

十年前,我高考发挥失常,那时候无比痛苦;
十年后,工作和生活的考场上,我一点点找回了自己。
作为过来人,如今回头看,我依然感激高考。
感激它相对公平,不看出身、财富、人脉,只看学到了多少知识;
感激它为我打开一扇大门,门里是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也感谢它让我被迫接受失败,让我明白还会不断有光照进生活,世界依然能被点亮!
全力以赴过,才能体会无怨无悔的快乐。
加油吧,少年!


zhuixun11 发表于 2024-4-4 02:46:3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对我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了父母、学校、老师为我安排好的「大路」,让我第一次自己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从分数和结果的角度,我应该是个高考的「失败者」。虽然我来自高考大省山东,但从小都是别人眼中的好学生,从小学、初中,再到山东省最好的高中(之一)的实验班,这条教育路径都非常清晰、轻松。只要正常走下去,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似乎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但高考改变了这一切。
已经忘了当年的题目到底有哪些,只记得考出来的分数比一本线稍高一点。更悲剧的是,填报志愿的时候自己完全没有上心,一切交给了父母。阴差阳错,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没有服从调剂,跑到了完全不了解的第二志愿:一个二本学校的边缘专业。
可以想象,这件事给了我巨大的打击。
我的心态也由此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会不自觉的封闭自己、变的敏感、自卑、不自信。当之前规划的大路被高考失利挡住,我也曾一度非常迷茫。
普通本科,是不是只能有普通人生?
看了很多书、看了很多前人的经验,我发现没有人的经验适用于自己,我必须自己去思考未来能有什么路。于是我开始尝试不同的专业方向,开始海投实习机会。在杯具很多次之后,我很幸运的在大四找到了来中科院计算所实习的机会,做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并且完成了我的本科毕业设计。这段实习经历有点像掉进米缸的感觉,开了很多眼,学了很多之前没接触过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设计PCB、各种焊接调试、软硬件设计等等。
本科毕业之后,我去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学习芯片相关的硕士课程。南安也是当时英国的少数几个不看本科学校的大学。之后又申请到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全奖,毕业后留英工作了很多年,现在回到国内,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计算所,只不过这次成了「老师」,从事芯片相关的学术研究。
现在回头去看高考,已经淡定了很多。当时觉得一考定终身,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本科学校非常重要,是一个重要的起点,但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一生。
决定我们一生的,只有自己的努力。
高考时奋力跑过,更明白努力一步,就进一步。人生也是如此。
---
今年非常高兴接到知乎的邀请,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更多我的高考故事。也非常荣幸和其他五位大V答主一起,拍了一条走心的视频,也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虽然我拍了几十期视频,但遇上专业团队、专业布景、专业的一切,在现场还是紧张到爆炸。
大制作:




补妆中……


配音中


成片在这里,质感爆棚:

我特别喜欢这次的主题:高考不仅是一场闭卷考,更教会我们不怕面对人生的开卷题。考过,自有答案。
希望我们这些过来人的高考经历,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最后,用一封写给各位高考同学的小信作为结尾:

各位2022年的高考考生,
你们迎来了人生路上的第一个重要转折,不管结果如何,都值得祝贺。我并不是一个高考的成功者,但这段经历带给我的,远不止成绩那么简单。高考是有答案的,而人生是没有答案的。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不能、也不必套用别人的解法、公式、套路或者选择。
如果你在高考取得成功,祝贺你,但你未来的人生肯定还有更多值得庆祝的时刻。如果你像我一样遇到挫折,也没关系,因为在你未来的精彩人生中,这些挫折肯定不值一提。
把握青春,勇敢去尝试,唯一能定义你未来人生的,只有你自己。
祝好,
老石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