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评价《奇葩说 第五季》第十七期(你是否支持全人类一秒知识共享)?

[复制链接]
雪中幸存者 发表于 2024-1-21 00:28:12|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评价《奇葩说 第五季》第十七期(你是否支持全人类一秒知识共享)?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alleles 发表于 2024-1-21 00:28:56|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薛教授真的是大魔王

他最后那个观点真的是冷冰冰的,简直是在质问我们公平和效率要选择哪一个

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薛教授说的金块和苹果树是什么意思,是知识么?为什么说知识是定量的?知识不是可以被传播被复制么?

后来等到他讲了打捞沉船的例子,说“其他公司就去做别的”,我才反应过来,薛教授讲的根本不是什么很多人做同一个科学研究,会造成内耗。

而是在这个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时代,是不允许让整个社会的所有人平等地分享知识。
因为它创造不出足够的岗位提供给所有人,所以倒不如一开始就把绝大部分人的门关上。
就像投递简历时,hr随机把一半的合格简历丢进垃圾桶,因为合适的人总比岗位多,每一个精挑细选只会增加公司招聘的内耗成本。

这就是冷冰冰的公平和效率之争。

美国对于底层的愚民教育,某种程度上就是如此。
通过教育实现阶级跃迁的机会存在,但是终究是有限的。所以底层教育会被慢慢抽干,缩小阶级跃迁甄选成本,才会有这种残酷的高效运转。因为一个求职失利的博士生,很难跑去当清洁工/外卖员,这个成本是被消耗了。

另一个现实就是大学扩招的反弹,已经开始出现了。

薛教授举的例子太模糊了,因为他知道这个观点太刺眼了,但又往往是我们无奈的选择。
让穷人的孩子平等地接受教育,对整体效率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这种话,真的说不出口。
bjc4845 发表于 2024-1-21 00:29:51|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导师加入队伍辩论,这才是大魔王最好的人选啊,这才是提高节目质量的方式啊,这才是创造高光时刻的途径啊~~

先说结尾~

最后看到肖骁紧张到不敢看屏幕,理解那种想知道又害怕知道的感觉,出来结果后,熊浩想去抱他,然后他兴高采烈的跟马剑越抱在了一起~~




马薇薇这个镜头给的很“性感”啊,我还以为谁呢



就像晓松老师所说,薛教授所讲的,才是反方最有利的,无法反驳的点。根本不需要道歉呀,傻教授~

马薇薇战队的路不好走啊,野红梅和未来星的实力短期提不上去吧,傅首尔马上退场了吧……


----------------------------------------------------------------


说回辩论,额 看完结尾我已经忘记杨奇函发言过了,我的错(捂脸)

正方一辩 - 杨奇函

首先用清华大学近几年来越来越少的人,是贫寒子弟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
“寒门再难出贵子。”
而共享知识能改变这个现状。

根据某个著名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的平均受教育更高的时候,贫富差距越来越小,意味着:
“共享知识使人类变得更博学,世界每个角落的贫富差距都在越来越小,寒门会出更多的弟子”
所以全人类共享知识是天大的好事。

这项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从文字对知识的记录,到印刷对知识的传播,再到如今互联网让知识超越时空、自由存储,所以:
“如果否定这项技术,相当于否定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发明。”

“人类文明最大的教训,就是对技术的警惕,对人性的宽容。而人类文明最大的经验,就是对技术的宽容,对人性的警惕。”

---------------

我认为这是杨奇函在「奇葩说」发挥最棒的一次,而且很有他的个人特色,观众听着也有点热血沸腾,也是他和观众呼应最好的一次。
提升专业能力 + 打造个人特色,这就是所谓成功的方法吧。

把今天的直播比作以前的天桥卖艺也是没谁了~~




----------------------------------------------------------------


反方一辩 - 赵英男

用婴儿一出生就会背古诗,父亲对孩子无法管教,来举例说明一秒知识共享是件荒谬的事,因为它会:
“影响家庭分工、破坏亲子关系、减少教育乐趣。”

“这个技术极大地破坏了现有的公平格局,抹杀了个人努力。”
不努力就能获得知识,对日夜苦读的寒窗学子们不公平。

“拥有了所有的只是,会觉得世界很无趣。”
无敌是多么寂寞,知道了太多就会变得冷漠,人与人的交往也会变得无趣。有些事情就是因为小小无知的朦胧才会美,未知才会有探索的乐趣。

---------------

赵英男跟以前差不多啦,自然有趣,语言也很生动,再加上一点点生活化的表演,虽然没有很细致的逻辑推理,但这也是很拉票、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方式。


杨奇函 & 赵英男 开杠

亮点在杨奇函指出,共享知识并不是共享能力,除了知识我们还有科研能力、专注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这才是培养人类文明的最强动力
看得出杨奇函这场很拼,欣然接受被全场人怼的角色,并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


正方二辩 - 高庆一

“少部分人的不劳而获是特权,所有人的不劳而获叫文明”
这句话也太赞了吧,温和又坚定,越来越喜欢听高庆一说话了。

对于古圣先贤,他们求知以及最终得到知识的过程,是最深的礼物,而我们与古圣先贤站在一起,共享他们的知识和成果,不是不公平,恰恰是对我们最大的公平。”

用自己学习的例子,指出知识共享,会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无法想象的精彩。
“看着论文打印出来,跟我人身高是一致的,我的人生啊那是。如果我7岁的时候,就有我27岁的知识储备,我的人生会是一种什么样子,我不敢想象。”
讲到自己的经历,他显得很动情,是真正经历过苦苦研究的过程啊,看到此处晓松老师的眼神中饱含着对学者的敬佩。

“这是一个终将到来的时代,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

就像邱晨说的,高庆一文采很好,稿件看得出是超级认真准备的,结尾被薛教授奇袭得有点惨,光环灭了大半,这时候要比心康永哥了,频频出来救场,救场如救火,但并没有让人不舒服的强势,依然温文尔雅。


----------------------------------------------------------------


反方二辩 - 傅首尔

“只是不仅仅是生产力,也可以是武器,可以用于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
色狼精通心理学,专业捕杀者成为了动物专家,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维护世界美好,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但是毁灭这个世界,只需要几个人努力就可以了。”

“最终我们都会变成人类之光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在人人高知的假象里,体会另一种更痛苦的平庸”

“没有人问我想要什么,我有无知的自由,我有平凡的权利。”

---------------

李诞的点评很有道理,“傅首尔在剑走偏锋的领域里,走到了极致”,然鹅后面陈铭说“没有死结,给我时间,我会解开。”太帅了啊啊啊,本来有点困了,马上清醒了,嗯嗯嗯陈铭大神还没发言惹~


----------------------------------------------------------------


正方三辩 - 陈铭

首先举例说明,提出,信息、知识和智慧是三码事,信息是外部客观事实,知识是对外部规律的归纳总结,而智慧和能力,是对知识的处理和运用。
而智慧和能力发生在未来,所以无法被记录在册,是每个人自我对知识使用的差别。知识并不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用顶级肺科专家,有的抽烟,有的不抽烟来进行论证。选择基于价值,而每个人的价值排序不同,不会受到共享知识的影响而改变。
一看就是对辩题进行过深度分析的,从更深的层次,反驳了对方“共享知识会让人类失去多样性”的观点。

接着指出,所有知识的传播和普及,都有可能被坏人利用,但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再传播知识,难道要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去抹杀知识吗。

知识结构、知识背景的不同,导致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是一个个不同而五彩斑斓的平行世界。
知识共享,会让我们打开这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看到别人的世界,看到无数个平行世界。

知识共享,可以救人的命。
逃生知识,让更多人不再死于天灾人祸,医学知识,让更多人在县一级的医院就可以得到顶级医术的治疗。

---------------

不想再说陈铭是呼唤爱了,这会掩盖他能力的光芒,如果他的人设是呼唤爱的爱神,第5季了,他的人设没有崩,反而愈加耀眼,难道不是他真的很有爱嘛~


----------------------------------------------------------------


反方三辩 - 詹青云

“共享知识的芯片,是别人替你去决定,什么知识什么是真理。”
接着用《西游记》中为什么佛祖要唐僧要经历重重艰难万险,而不是直接把经书给他的故事,来说明:
“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可以被省略。”

我们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挑选、辨别、排序,芯片,而这种能力无法被存进芯片,芯片给你的是不必要的知识,它拿走的是你必要的智识。

人和知识的关系是互动,不是服从,人类的进步来源于,对已有知识的否定。

人类的只是之所以能够不停进步,是因为我们幸运的,在历史上从不曾有过一张芯片、一个人、一个权威、一个团体,可以替所有人拍板,什么是对,什么是真,什么是知识。

---------------

詹青云的文采也很好,她的好,更在于层层递进地总结一些点睛之句,加上她的学识,便能从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或典故中,举出可以论证自己观点的例子。晓松老师对她的奇袭也是毫不留情,他对教授肯定很精彩。


陈铭 & 詹青云 开杠

展现知识储备的时刻到了
陈铭:“知识是可证伪的外部规律总结。”
詹青云:“知识之所以可证伪,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相信不同的东西,而今天用一套标准统一所有人的思想,永远不会被证伪。”

陈铭:“没有统一,对方刚才说热力学的时候,开尔文说,这个大厦已经落成了,还有半句话被你掩盖了,那半句话是,只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那两朵是不是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如果牛顿7岁的时候,就知道了开尔文的话,我们的物理会往前进步多少?”
詹青云:“为什么会有那两朵乌云,不就是那个年代,还有人相信,这座大厦还没有落成吗?”
陈铭:“不,是因为你掩盖了这两句话,误导了大家的判断,所以知识垄断才能带来知识的控制。”

---------------

陈铭永远给人带来最亮眼的开杠,不管是与花希、董婧还是詹青云,这三位也在与陈铭的开杠中,展现了自己非常突出的一面,不得不说,人的潜能是对手激发的,遇到优秀的对手,则能互相成就。

肖骁发自心底的赞叹



沈玉琳的清奇脑回路~~



----------------------------------------------------------------


正方四辩 - 蔡康永

“宗教为什么要迫害知识和科学,因为科学在跟宗教争夺解释世界的权利。”
用巴格达知识的辉煌与消散,证明了建立知识极其困难,而消灭知识易如反掌。

我们都是知识的既得利益者,怎么忍心剥夺没有资源享受知识的人。

“你要让小孩子塞在学校里面,一天八小时坐在椅子上不动,就为了学那些他长大以后,完全记不得的知识吗”
这一条太现实太扎心了,我们有太多花费时光、牺牲自由去学习了的东西,现在完全不记得了。

“我以一个无知的经济学读者的立场,研究了经济学家在想什么,我想了一件事情,可能教授等下会讲,如果你没有讲,原谅我这样揣测你。”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知识是耗费巨大成本的,如果研发知识,却没有因此垄断它,而且获利,谁还有兴趣去研究知识?”
然后讲了一个类似于「我不是药神」这样的故事,结合美国经济学家前不久刚刚得出的结果,“所有在法院里面进行的,对于知识保护权的诉讼案,有超过2/3是有所谓的知识保护权的流氓在进行的,他们全部都在保护知识的垄断,而不是真的保护知识的研发,想研发新知识的人,要耗费极高的成本,才能取得现在已经研发出来的知识。”得出最后的结论:
“知识产权的保护,反而阻断了知识的研发。”
讲话永远都是这样温和的人啊,共情能力太强了,表述也超级动人,我想去上他的情商课了,真的~


----------------------------------------------------------------


反方四辩 - 薛兆丰

“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用善良的意愿铺成的。”
用只允许最有可能打捞到珠宝的公司去打捞,具体说明了“彰显特异性”是一种节约不必要成本的方式,就是对于一些事情的垄断。

发明创造也有它的最佳时刻,而专利制度,就是所谓的知识垄断,则是来保证这个最佳时刻。
如果我们要发展的话,我们要看的更长久一点。
知识首先私有的知识,若干年后,才能为公共所用。总有这个过程,正因为保证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保障知识不断的进步。

关键不在于知识的多和少,而在于人的判断。
完全一样的知识储备,两个人没有灵感的冲击,我们就不会有新的知识产生。


蔡康永 & 薛兆丰 开杠

虽然开杠环节,康永哥有点点处于下风,一方面是一开始就问了一些经济学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授早早准备了拿情商课开涮的问题,而且康永哥温和的语气和不快的语速,更适合有长长的铺垫,极大地调用观众的情感,最后输出难以反驳的观点,这种45s你来我往的互怼模式,无法发挥他的长处。
但是我真的很想买200块钱200节的情商课。


----------------------------------------------------------------


詹青云结辩

山区的孩子,缺的不是知识,而是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缺一个叫他们怎么用知识的人。
比匮乏知识更可怕的是,这些辛辛苦苦学了知识的人,发现知识没有用。
我们可以共享教育、共享观点,但是不能直接共享这个结果。
这是在扼杀知识。


----------------------------------------------------------------


陈铭结辩

山区的孩子需要的是人们叫他们怎样用知识,那就先用这个芯片,让大家知道所有知识,接下来的教育,我们致力于好好研究创造性、突破性、开放性,更新它,挑战它,质疑它。
拓宽知识芯片的边界,不断向未知迈进。
这是未来可以来到我们身边的教育模式,节约孩子们死记硬背的时间,给予他们更多创造性的天空。
这是拥有芯片后,我们可以做的所有的事情,不是没有事可做,我们还有星辰和大海!

很喜欢听陈铭讲话,可以柔情,柔情时让你相信这个世界就是天堂,可以慷慨激昂,激昂时让你热泪盈眶,无论何时都那么有魅力~~


打字到现在真的是累skr人啦,请反手给我一个赞好不啦~

aiway1011 发表于 2024-1-21 00:30:22|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场出场顺序:
杨奇函,赵英男,高庆一,傅首尔,陈铭,詹青云,蔡康永,薛兆丰。

傅首尔是分水岭。
她之前是段子,是综艺。她之后是思辨,是深度。而她本人,承上,启下。
我觉得这个结构天然具有美感,以至于我忍不住想按时间顺序来推演。

杨奇函:
最整块的表达献给了“直播类似于古代的天桥卖艺”,而这一比喻早在16年就曾在知乎上看过。
另外在综艺效果上,还写了一段“歌颂”陈铭的打油诗。


除此之外,延续了其过往表现。点很多,但依然有些散,尚未能形成有机整体。
比如:
“教育公平可以打破贫富差距”;
“引用乔布斯‘Stay hungry,stay foolish’进一步引出自己的观点,stay brave.”

有的人也许知道,杨奇函是高考满分作文得主,在之前第三期的时候我也曾点出来过,杨奇函的发言稿很像高考作文。
如何评价《奇葩说 第五季》第三期(关于取消爸爸称号)?其实这么多期看下来,这个特征我现在基本上已经很确定了。
高考满分作文的训练对他来说应该是影响巨大的,大家可以看几个特征:
1金句的引用,背后逻辑不是重点,只要搭上就可以用。(乔布斯这句)
2内容要翔实。(尽可能多的堆砌观点,想到就是宝,搂到碗里就是菜,以至于整体性稍差)
3迎合阅卷老师心态。(段子谁不会?陈铭打油诗来一个,直播像天桥演绎一把)

其实对于杨奇函,我很早之前就有关注过,在一个不太火的综艺上,叫“你说的都对”,早在那会儿我就很喜欢这个人。他足够聪明,高考作文满分也绝不是黑点(废话)。
但以我对他的期待,他的能力远不止表现出来的这样。他理应走得更远。而现在这几期看下来,显然是找到舒适区了。
以目前这种状态,混一季,可以。打算常待,不行。

赵英男:
相比他的辩论,我更想讨论他的离开本身。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觉得可惜,并且不是针对他一个人的可惜。
本季的《奇葩说》已经完成了“其乐融融一起成长的学堂”向“成年社会残酷斗兽场”的定位转变,而我总是转不过来。
继李思恒走后赵英男也走了,本季的新人再无一人让我期待。

高庆一:
这是高老板表现最好的一次。
但这种爆发,类似于本季第一次教练下场时肖骁的表现,即选手的人生,和辩题产生了共鸣。
他的故事很打动我,他花了15年,学英语,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在最后的效果也不过是能听懂那“关键词含义而已”。
他没有叫苦,但我知道那有多苦。
“我的人生啊那是”
他轻飘飘的一句,直直打到了我心里。

学习太苦了,真的。
如果你也是一个热爱知识,热爱文明,热爱科技所带来快乐的孩子,如果你也曾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基础知识时,在感兴趣的学科门外久久徘徊而不得其门而入过,你会明白他心里的难过。
人生太短,而震慑人心的知识又太多。
我看不见,我真的为那注定的看不见而难过。

回答一开始,我说傅首尔之前的选手都是综艺效果,其实高庆一不是,但蛋总生生把他变成了综艺效果。
在最后的结词上,高庆一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
李诞接话,“可以可以”。


高庆一不是一个应变能力多强的人,他硬撑着,把那段话念完了。气氛,节奏,都垮了。我不知道蛋总是出于什么心态,我只是觉得有点可惜。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终将到来的时代,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这一次,我是宇宙无垠的面壁者。

这一次,我是知识共享的破壁人。

傅首尔
傅首尔很聪明,她选了一个最接地气的角度,在辩论结果上,她也在自己的发言期间拿到了极高的票数。
上来先给自己扣帽子,“我要代表小市民群体发表意见”。
紧接着在插科打诨中,非常立体而连贯地抛出了本场比赛中第一套组合拳。
比上,强无敌。比下,甚至稍显小儿科。
这,就是本期节目的纵深。
我们先来看傅首尔的论点。
1人类会失去多样性。
在这个论点下,她造了几个梗我们数一数。
1.1我这么大屁股,让我穿杨奇函的裤子?
1.2熊浩/陈铭/高庆一外表相似,薛教授黄执中外表相似;
1.3人与人的差别就只剩下颜值,我能占到什么便宜?鹿晗有了高晓松的才华,会出人命的!(将荒诞推向极致)
1.4除了颜值还有身高,杨奇函你为什么会坐在对面?
梗与梗之间衔接得非常紧,表演流畅如水银泻地般。
2拿知识做坏事怎么办?
在这个论点下她出了几个金句。
2.1维护一个世界的美好,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但是毁灭这个世界,只需要几个人努力就可以了;
2.2人类之光是发光的光,但也可能是死光的光。

瞧瞧,要么是写公众号10W+出身的。
公众号10W+的特点就是,牛逼本身不重要,乍一看牛逼很重要。傅首尔,深得其中三味。

其实这一论点在早先年我也有听人谈过,出处记不得了,大概的标题是“脆弱的文明”,其中以“3D打印”技术为例,讲到以后可能会出现汉堡形状的机关枪,反恐工作开展起来会非常困难,而制作武器的知识都在图书馆里堆叠着,随便谁都可以去翻看。届时,防护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这是一个可以挖得很深的点,而在本期节目中,也不过只是个点缀。
3知识会剥夺朦胧美
这是一个扯淡的论点,就如同告诉你,博士生毕业了也得给小学生打工,比尔盖茨都是大学退学的,不念书的有不念书的美好和骄傲。
这是一个扯淡的点,但特别容易引发普通人的共鸣。
而这,也完全符合傅首尔从头到尾的打法定位,接地气

一套操作打完,票数比值来到1:9。
而陈铭老师看得非常清楚,三个点层层铺开,很精彩。但可惜,都在射程之内。



陈铭
下半场正式揭开帷幕,开场三十秒,以一瓶水为例子,彻底打扫干净战场。
都别绕了,我们先把桌子擦干净。很简单:
信息,外部客观事实。
知识,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智慧和能力,对知识的处理,运用。

通过一瓶水,深入浅出,不光阐明了定义,还明晰了其区别,形象其场景。真的是一个好老师。
各位注意傅首尔此刻的表情,点头,若有所思。


她很清楚陈铭在做什么,她是服气的,几乎是学习的姿态。

紧接着,陈铭一条一条的把傅首尔的点丢回去。
第一条,多样性。
其实聪明的观众已经明白了,智慧和能力不一样,这是发生在未来在具体运用中的事,共享知识显然不会伤害到这个层面嘛。
陈铭不依,还要继续深化,拿到所有观众的认可,他举了肺病医生的例子,聚焦于“知识背景相同,但价值观不同,进而选择不同”。

第二条,用知识做坏事。
陈铭采用了“归谬反证法”的技巧。非常典型的辩论技巧。傅首尔用归谬来讲段子,来讨论“鹿晗得到了高晓松的才华”,而陈铭则展示了“归谬”的正确打开方式。
还他妈用的是“逐步归谬”,在效果上造成一巴掌一巴掌的感觉。(笑)
简单说就是,不正面反驳你的论点,我就从你的论点出发,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其论点不攻自破。
那我博士不能教了吧。硕士也不该教了啊。小学,小学也得做入学道德测评啊。


“可不敢教哦!”看这个表情,皮得一批。
所以说,知识分子“坏”起来,是真的能把你气死。(笑)

第三条,知识会剥夺朦胧美。
之前的陈铭是在辩论。而这一环节的陈铭,我愿意相信他是在作为知识分子,在公共发声渠道,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真的东西。
知识,是你用来看这个世界的眼睛,知识结构越丰富,你看到的世界就会越丰富。
在这我也想说一句,是真的。这是真的。大家真的要好好学习。人类文明之厚重,人类智慧之美好,常常会让我在深夜感到颤栗。在过去我们没条件,但现如今,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大都是免费且公开的。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与诸君共勉。

回到节目。
为了表达“知识背景不同,人们看到的世界就会有所不同”,陈铭以在现场的导师为例子。
说现场有100个人,在马东眼里,可能这是100位“观众”,因为马东是很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上一季罗振宇老师,称100为“用户”,因为他有着互联网产品的思维;
而高晓松老师,可能会觉得这是100位“听众”,所以晓松老师发言总是一首诗,一首歌。
然后就是这段。


声音很突兀。慢速看的话可以看到,有那么一瞬间,李诞眼里是不耐烦,而陈铭眼里是惊愕和不爽。
当然,很快两人的眼睛里都被“社交笑意”填满了。

我很难揣测其动机是综艺情况,是真的不喜欢陈铭,还是想为飞飞战队出头(高庆一也是正方),我只能从其行为来评价。
1没有get到综艺效果。
2这很不礼貌。

让我没想到的是,陈铭不疾不徐说出了接下来的话
在蛋总眼里,也许这里是一百位,笑话。


如果这是节目组提前安排的桥段,那我只能说李诞牺牲太大了。(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说这是陈铭事先准备好的现场砸挂,那只能说老天真是个牛逼的编剧。(我个人倾向于此可能)
但如果说陈铭事先准备的词也是抬一手李诞,而由于李诞的反应他现场改的词儿(以之前的那次freestyle来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那我真的要吹爆这个人的情商和临场反应了;

陈铭说完后现场各位的表情


大家可以看到,其他人都是吃瓜群众的姿态在美滋滋看热闹,而蔡康永老师却在频频点头。
也许在他看来,李诞也有些失礼了,故而可能会觉得陈铭“怼得漂亮”吧。

詹青云
纯粹的辩论大手。
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绵,密。以一个大论点始终贯穿,但过程中会穿插许多持续吸引你的辅助论点。
本期她的大论点是:
“有芯片的世界里,是由别人替你决定,什么是真理。而这很可怕。”
而贯穿其中的,不断在反复强调的论点则是:
“强调过程”,西游记取经也好,自己学习法律的经验也好,都在强调,要重视过程。

其实很难受,因为陈铭已经把桌子擦干净了。而她的全部论点,都在“信息,知识,智慧和能力”的范畴之内。
她不过是在说“能力很重要,能力需要从过程中取得”而已。可陈铭已经说清楚了:知识,能力,不是一回事。

观众也许不能很清晰地抓到这一点,但听完陈铭的表述后,总会觉得青云讲的,哪里怪怪的。
事实上整场辩论,她都一直正面暴露在陈铭的炮火之下前行。

最后还被高晓松抓住一小辫子(高老师最爱干这个事儿了,每次都特开心)



你说了那么多,你把题目改了啊,你说的那不是“分享的知识的芯片”,你那是“分享真理的芯片”啊。
其实还是在概念上做文章。

但二人的开杠真的是特别精彩。
陈铭先抛出问题,大脑还在不在?
意图是彻底消解其“芯片统一人类对真理认识”的说法;
詹青云通过大段描述,自圆其说了自己的观念,“知识,人类消化接受了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神经网络。”
陈铭看对方不接招,直接抛出论点,“知识只是知识,但我们可以用大脑去质疑啊!”
然后双方在概念层面,开始秀自己的学识功底厚度。
詹青云问,“知识,是不是大脑中相信为真的东西。”
实话实说,不是长期在科学体系的训练之下,一般普通的本科生这时候也就点头了。
但陈铭概念非常清晰,再次重申了“知识是客观世界中,验证为真的规律。”
然后双方互飙了两个来回的概念理解,在谈到“证伪”时,詹青云突然开始发力,抛出自己的核心观点
“之所以可证伪,是因为有人质疑。而你今天用一套标准,统一所有人思想,它就永远不会被证伪。”
我为什么说詹青云是辩论大手。就是这句话。
节奏,思路,反驳方式,都是上上级。陈铭也罕见地只能干巴巴的摆手否定,没有,没有。但再说不出什么。
但几秒的调整之后,陈铭很聪明,去找了给自己托底的那个论点。
开尔文所说的两片乌云。
从詹青云说出这个例子的时候,我就猜想陈铭一定会用“两片乌云”作为反驳,我不清楚为什么詹青云明知对面坐的是陈铭的时候会留这么大一个把柄给对方。

但话说回来,陈铭这一手也有点狼狈了,是真的被逼到角落了,没办法,只好在辩论技巧层面,指出对手只说出部分真相,掩盖了那两句话。有点魔术师揭秘同行拆台的意思。
嗨,说那么多,现场效果炸,才是最重要的。

瞧,感觉肖骁都快哭了。



导师对决
蔡康永
先respect一个。认真是尊重舞台尊重观众的表现,而尊重,永远是相互的。来看论点吧。

康永老师第一个观点就让我眼前一亮,他说
宗教为什么要迫害科学,因为科学在跟宗教争夺解释世界的权利。
纵深感一下就出来了。
紧接着以巴格达为例,讲述了第一个道理。(认真功课+1)
建立知识要很久,而消灭知识,只需要一瞬间。
随后打印了一本科幻小说的海报(认真+1)
以极其动人的表述阐明了人类对知识的热情。
他就是一本行走的《庄子》,他就是一本行走的《红楼梦》,他就是一本行走的《傲慢与偏见》。
而以上只是热身,只是康永老师惯用的,“先把你带进我的叙事节奏”的手段而已。
在观众已经沉浸在其表述中之后,蔡康永冷冷地说:
包括首尔在内,站在台上的, 你们全部都是知识的既得利益阶级。
我非常感动康永老师会这么说。
就像之前有网友曾评论过,
李诞佛系,人间不值得。你不值得你挣钱干嘛?对不对?老婆也很漂亮。这不光是得了便宜卖乖了,这是不是都有点那个意思了?自己吃倍儿香,一抹嘴捂着盘子告诉各位说,别来,不好吃,真的。
蔡康永戳破了那层窗户纸,不要装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好的。拿出来给所有人怎么了?你们在怕什么?
(大段的反驳,爷爷奶奶可以享受天文,孩子应该有更精彩的童年等,不展开)
在最后,康永老师居然试着去押题。(认真+1+1+1)
在他的设想里,薛教授可能会说,“获取知识很艰难,如果获取知识不能获得利益,那就无法保障知识的可持续发展。”
而他用来反驳的论点则有两个:
1新知识的获取成本之高,会阻碍其他知识分子对该领域的研究;
2新知识早一点出来并低成本推广,就可以早一点发挥作用(救人);

喏,他其实并没有能正面驳斥掉他想象中的薛教授的观点,他只是作为一个左派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在呼唤“进步”和“平等”。
当然。这已经迸发出远超一个综艺所承载的价值。

薛兆丰
先借用一句话。


不管晓松老师是不是在商业互吹,这句话我是打心底认同的。
辩论打到这个时候了,抖机灵是没人看的,概念陈铭已经说死了,而概念的理清也在青云和陈铭的来往中说得很透了。宗教的理想和社会的厚度已经被康永老师说过了,他甚至还刨了教授一个论点。而对辩题的质疑,梁文道老师也说得很好了。我真的很期待薛兆丰老师能说出些什么。

效率
这是整场都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到的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总公司的话,那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公司的资产。而专利,可以让每个人的精力都得到最佳配置。

其实薛教授的逻辑链有点长了,他的意思是:
“专利是好的,是有助于效率的,所以我们要保持专利”→→“是专利,保护了知识的产生与进步”→→“芯片的出现,会在源头上遏制知识的产生。”
但仔细听教授的整场发言,逻辑串联处的因果过渡句,真的不太明显。
其实薛兆丰和蔡康永这两个人是真的互补,一个是表达的极致,一个是逻辑的极致,而他们的开杠环节,则是感性和理性的大碰撞。


开杠一开始,双方试探性聊天过后,薛教授迫不及待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质疑:
“蔡老师,你写书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段其实没什么意思,俩人简直是在给CP党磕糖一样拉了拉家常,薛教授的表情像熊孩子一样全是兴奋。


终于康永老师勉强把话题拉了回来,问“你发表论文是不是希望更多人看见”
其实潜台词是“你也有分享知识的欲望吧?不是吗?”
然后薛教授一板一眼的回答说,也不一定吧,专业的论文不是要让所有人看见的。(真的在认真回答问题诶!完全忘了自己在干嘛吗?)


最后蔡康永老师使出杀招,非常诚恳的姿态,以交心的口气问,


发出直击灵魂的一击:
以你的聪明才智,你难道不遗憾你这辈子只被经济学给限制住了吗?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搞学术的人,其实夜深人静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思考吧。
但从最后的效果来看,薛教授牢牢记着自己在辩论的使命,貌似压根没听进去蔡康永这句话是说了个啥。
薛教授认真辩论完之后,从蔡康永这个表情来看,我认为他是受伤了。(笑)



结辩
结辩还能迸发出新的亮点,这在往期是很少有的。
詹青云
聚焦了现在。
我承认我是知识的既得利益者,我自己就是贵州山区长大的孩子。我请大家相信,这些孩子什么都不缺,他们最缺的是一个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振聋发聩。如果早期围绕这一点来打,可能会有所不同吧。
其潜台词是,知识共享了,那他们还有什么新的social ladder?老实说,这个话题随便深聊一下,这期就被封了。

陈铭
展望了未来。
我们先用芯片让大家知道所有的知识。接下来的教育,我们致力于研究创造性,突破性,开放性。更新它,挑战它,质疑它。
节约孩子们一点死记硬背的时间,给予他们更多创作性的天空。不是没有事做,我们还有星辰和大海。



就这样结尾吧。
我欣赏本期的所有人。

面对一个新的发明,我们有:
试图拆解理解的杨奇函,在现有的知识里找新发明的关联性;
还有提出质疑的赵英男,感觉这个新发明,在生活里怪怪的;

我们有:
渴望的高庆一,基于现状的痛苦,表达对新发明的向往;
还有表示怀疑的傅首尔,担心会不会带来什么坏处,会不会改变我们太多?

我们有:
呼唤开拓人类文明边疆,鼓励所有人要勇敢的陈铭;
还有叫所有人停一停,睁眼看看现状,请认真审视自己究竟会丢掉什么的詹青云;

我们有渴求进步,平等,希望人人幸福的理想者蔡康永;我们有认真分析效率,在社会层面推导的理性学者薛兆丰。

左派推动,右派维持。
而他们所代表的每一个群体,都共同推进维持着人类的闪耀文明。

<hr/>我是陈默,将长期专注于综艺评价,请关注我。
颜容 发表于 2024-1-21 00:30:28|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分享一下对本期陈铭老师高质量拆论和开杠的看法(已更新采访部分,见末尾)。

个人从未认为他是鸡汤王,或者说,当鸡汤王绝不是他的本意,本期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为本期陈铭的发言,拆论部分简直完美,彰显了一个顶级辩手把技巧用到极致后几乎看不出使用了技巧的纯熟境界,当真是非常赞的一段反驳,是教科书般的拆论学习材料。
其实,之前傅首尔表现超好。

她用自己很接地气的发言,诠释了一个角度独特的论点:
“是啊,我为啥需要那么多的知识,这不没有个性了吗?大家不都一样了吗?啥知识都知道的话,我不失去成为平凡人的自由了吗?”


对于非辩手出身的傅首尔来说,有一种独特的演讲风格和诠释风格。
这个论点的氛围其实已经被她渲染得足够到位,在场面上的效果可谓十分耀眼,她的这种日常辩场上不多见的风格,其实对我等辩手蛮有启发性的,让我等在日常研习中值得仔细思考:
该如何更好的借鉴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应用到辩论中呢?
或者该如何更好的用这种看似吐槽的随心方式带入观众到自己的语境中呢?
毕竟,辩论不就是说服观众的游戏么?
她的优秀暂且不表,只是,可惜,她后面跟着老狐狸陈铭。

相对于傅首尔来说,陈铭是后结辩。
对于陈铭这种段位超高的辩手来说,后结辩的优势从来都是巨大的。
(PS:陈铭老师2017年老友赛天王山之战夺冠那场,就是一次超经典的后结辩。
那次前结辩的是马来亚大学颜如晶,如晶当时已经被逼入绝境,在前结辩中,已经爆发得很强悍,且从未见如晶那么强势、状态那么炸裂,期间直接反复用“这块,是我的”这样的句子来抢地盘,也是看得我会心大笑。。
但是狐狸老师上来后,把之前如晶的抢走的地盘拆得七零八落,看得俺目瞪口呆。。。
(感兴趣者可各视频网站搜 2017老友赛 马来亚大学VS武汉大学)
所以后结辩的优势对他们这种级别的辩手来说,真心不容小觑,
再例如,执中少爷“后结辩不败”的名头也不是盖的,并不是说他后说一定不败,只是说明他经常能把后结辩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且,很多华语辩坛经典结辩都是处在后结辩的位置,执中陈铭如此,京京哲耀如此,丁冠羽王肇麟如此,青云飞宇如此,环保小葵亦是如此……)

这一段陈词中,整个发言的前面80%时间里,陈铭都是用辩论中最基本的拆解技术,针对傅首尔的发言进行一层一层的扎实拆解。
但因为陈铭老师自身功力深厚,很难感觉到他在做技术性拆解,在观感上毫无突兀感,显得顺滑无比,值得每位辩手仔细研究学习。
就好比乔峰在聚贤庄一战中,偏用中原武林人士人人会打的太祖长拳对抗各路豪杰,这最普通、最简单的太祖长拳在他手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原因无它,唯功底深厚尔。



虽然招数谁都会,但是能打出武功的至高境界,那就是乔帮主自己的本事了,因为即便同样的招数,各自对招数的理解不同,内力深厚程度不同,各人使用出来的效果一定不同。

我们来看看陈铭是怎么用常规招数打出高手风范的。

首先,带领观众跳脱对手语境。


因为傅首尔已经成功带领大家进入了一种“我平凡,我快乐”的语境,很多观众还沉浸在这个氛围中,若不能及时带出来,对辩手自己塑造新的语境非常不利。所以这些顶级辩手第一步的常规操作,往往都是先带观众走出对方设下的语境氛围。

他用的快速切入方式是打比方。


他的目的是指出傅首尔把“信息”、“知识”、“能力”搅在一起论证。

对于这种深邃辩题来说,打比方从来是让人接受最愉快轻松的方式。
他选择了“水”。
他把“一瓶水的温度是7度”定义为“信息”
“水在零度会结冰”定义为“知识”
“将水制成冰棒,卖给他人”定义为“智慧和能力”

这个关于水的比方一打,非常容易让观众理解“信息”“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这样,信息、知识和能力三者之间就有了初步的区别。

然后陈铭再做了一个关键的技术动作,这是战略意义很大的一个环节:定义切割。


他先把“能力”解释为“知识使用上的差别”,令人信服的把“能力”从“知识”这个辩题关键词里切割出来,让“能力”和“知识”有了明显的区别,这样,为其后面的拆论就做好了非常方便的布置和铺垫。

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拆论工作了。


拆解傅首尔的第一个论点是“知识导致大家都一样”。

还是因为前面做了非常清晰明了的定义切割,所以拆解起来非常容易。

陈铭直接说:即便每个人的知识一样,因为价值观不同,能力和选择也会不同,所以导致的结果肯定不同,所以不会造成对方说的同一性。

其中又用到的例证的技巧。

举的例子是“顶级肺科专家有抽烟的,有不抽烟的”,非常合适到位的例子。
此例子也算是拉入生活,先告知大家:顶级专家到了一定程度,对肺部知识的了解都差不多(都顶级专家了,他们的肺部知识97分和98分基本无区别),但他们仍然在抽烟上做的选择不同,是因为内心价值的不同,所以做出的选择就不同。所以,即便所有人的知识是一样的,每个人的选择也会不同,所以大家不会一样。
第一个点顺利拆解成功。

拆解傅首尔的第二个论点是“拿知识做坏事不好”。

拆这个点用的是归谬法。



一级归谬:
陈铭说,若傅首尔说的知识掌握在坏人手里就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那么,我们教博士硕士岂不具有巨大的风险?
我们何不在小学入学教育就进行道德检测,若不通过,人就没有受教育的权力,九年制义务教育岂不是件害人的事情?
因为前面的铺垫成功,这种归谬用起来很带入观众,确实容易让观众认为对方论点不合理,且现场效果极佳。

二级归谬:
他接着往下深入归谬:若对方论点成立,那么还应该发明一个芯片,可以一秒钟抹杀所有人脑中的知识,这样就可以防止坏人用知识做坏事了,世界就安全了,安全了还不够,继续往下走:大家直接回到进化之前的状态变成猴了。。
此操作让是哪个他对方论点听起来更加荒谬,既幽默有场面效果,又直接击中对方主逻辑链,可谓非常漂亮的操作。

所以,看似简简单单的归谬,看似调侃般轻松,但陈铭用起来很写意,让傅首尔第二个论点在归谬法下,瞬间遁于无形。

拆解傅首尔的第三个论点是“不想知道那么多知识,就想做一个普通平凡快乐的人”。

此处用的是举反例。


第一个反例是美剧《越狱》。


例子中诠释的是男主角MICHAEL作为建筑学家,到监狱里看到的景象和常人看到的不同。陈铭说自己看到的是囚牢、球场,移动的狱卒等,人家看到的是下水管道,通风管道,紧急通道等等(看过此片的朋友一定深有感触,Michael的地图纹身以及他的“透视眼”视角反复出现,越狱第一季实在是太经典了……)
此例子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铭用到的是列举细节的技巧,用一些具体名词来进行描述,让观众听他举例时,脑中充满画面感,所以观众能很快明白为什么“知识让人看到的世界不同”这个点。


此处他第二个反例是,现场100个人对马东、罗胖、高晓松、诞总是100个不同的身份,因为这几位对奇葩说观众来说,区别明显,大家都很清楚这个反例的内核。
且陈铭这里有个顽皮的设计,顺道一人拍了一通马屁,让人会心一笑(我们日常辩论中也有辩手喜欢CUE一下台下的领导或观众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也同样,这一段既有场面效果,又有逻辑上的到位反驳。

至此,傅首尔第三个点也被拆得差不多了,个人认为本季到目前为止最完美拆论诞生,虽然陈铭老师用的全是最基本的辩论技巧,但他用起来却丝般顺滑,颇有乔帮主使用太祖长拳之风,在效果、场面上皆可圈可点。
<hr/>而陈铭在拆论后,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时间所剩无几。
相对于自己珠玉在前的拆论来说,有一说一,个人认为陈铭本期论点的设计一般般吧,其论述铺陈方式不算亮眼。。

他说“知识”被所有人知晓,可以救人的命,这个点在俺的观感上,不算特别中意。
因为用知识救人命和害人命的效果在这个逻辑上是对等的(例如他说的知识可以让人躲避地震,假如现场发生地震,大家都知道某个地方是安全的,若安全之地容不下那么多人,大家是否会因为知识而自相残杀呢……),所以单独论证获取全部知识后能救人命,有论证不全的嫌疑。
同时俺觉得此论点他实际上打得不够深也不够巧,有强上价值的小嫌疑,当然,这是跟他自己的珠玉在前比。。。。
况且,我们看到的是剪辑版成品,是否剪掉了一些陈词不得而知,再退一万步说,一位辩手在长陈词中如何分配驳论和立论的时间,从来都没有固定的公式,渐彪可以全篇结辩都是驳论,照样让2001金钱辩永载史册,所以辩场上的时间分配问题,永远都是辩坛探讨的长青话题……

但已经无所谓了,本期陈铭的完美拆论,陈词效果上佳,说服度和完成度极高,其以攻代守的目的达到,让他的这一段陈词足够99分。

<hr/>

接下来聊聊陈铭本期思路清晰的开杠。

江湖有相逢,陈铭与詹青云真是渊源无数。
所以,两人的开杠真算是老朋友、老对手切磋了,因为,两位不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遇到过多少次,对抗过多少次,合作过多少次……
不算本季《奇葩说》前面几集的交手,就拿最近的两个例子来说,他俩也是君子剑和玉女剑般存在。(这个比喻其实不合适,和节目中沈玉琳的调侃一样不合适,见谅)
一个是CCTV世界听我说节目,两人一个当导师,一个当选手,化身惺惺相惜的师徒,联手夺冠!



另外一个是上半年在水立方的2018年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青云的“我偏要勉强”结辩技惊四座(若没看过今年青云的世界杯决赛结辩,你可能错过了青云今年最大的亮点,强烈推荐),而陈铭是决赛的评委和点评者,与其他点评者不一样的是,陈铭着重从辩论的角度盛赞了青云。。。


很明显,两位顶级辩手老朋友都清楚明晰的知道以下几个事实:

一,对方是顶级辩手(so很难采用像抓董婧漏洞那样去对付,且自身不能犯低级错误)
二,对方知道自己是顶级辩手(so对方不会贸然采用对付新手的奇招)
三,对方稳妥起见,会先采用辩论赛自由辩的抢定义战术来进行攻防(定义是双方论点成立的根基)
四,双方第一要务,是必须拿下辩题中“知识”的定义,这决定了“知识”到底会不会造成所有人都趋同,只有拿下这个定义,才可能让己方观点得以铺陈……
<hr/>所以,陈铭一上来就问“芯片植入了大脑,大脑还在不在?”
此问题言简意赅,战略意图清晰,其目的是要将他之前已经切割开的“知识”和“能力”再次做确认性区隔,也希望让观众重新意识到“知识”和“能力”是两码事。
换而言之,陈铭的意思是,即使有了这芯片,大脑只是提取芯片中的知识,但每个人的大脑使用芯片知识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所以大家仍然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价值和不同的选择,不会达到对方说的所有人趋同。


但詹青云当然也能明显清晰意识到,这一块定义,即使双方可能纠缠不清,在战略上也绝不能轻易让出去,所以坚持“知识芯片统一的是我们的神经网络”。
也就是说,有了这芯片,大家被统一了,思考方式和行为甚至都可能一样了。


当然,开杠时,陈铭也时刻清醒知道对方知道这个定义战的重要性,也清楚定义战很可能将直接决定胜负,直接用“不不不”进行了明确否定,并继续之前提问的顺延:“大脑可以对芯片知识进行质疑、挑战和更新”,也就是说,即使芯片一样,大家还是不一样。

詹青云直接请求共识:
“知识是脑海中相信为真的东西”。
这个反应足够快,技术动作简洁清晰,意图无声无息“包下对方的定义”。
最有价值的是,其可能设置的“坑”在于:
一个人除了知识之外,还有什么相信为真?当然是自己对知识的判断和使用,也就是陈铭之前说的“能力”。
若这一块陈铭认下来,那么,青云就取得了阶段性定义战胜利。

老狐狸陈铭当然不会上当,再次直接以“不”字开场(以“不”字开场,态度明确,且能保持较好的气势,就好比拳击中最直接的侧手直拳),然后继续争定义:“知识是客观世界验证为真的东西”
接下来两轮,两人继续这关键词“知识”的定义战。。。
两位高手并不是不知道,这样打定义其实并不算真正精彩,但作为身经百战、技术扎实的顶级辩手,他俩更加清楚的知道,若这块定义战失利,那么自己的论证体系将轰然倒塌,所以谁先跳出定义之争,谁就可能输掉开杠。。。


直到青云打出“一套思想会统一一切的”的点,陈铭终于不再争定义。
好比一场胶着的球赛中,双方球队都在试探着采用防守反击打法,突然之间一个队改变踢法,全线压上……


但是,全线压上其实是双刃剑,也是一种赌博。真就好比球赛一样,某队全线压上并不一定就能保证赢球,且具有不小的风险。
陈铭在这一轮勇猛的、果敢的主动跳出来,用对方开尔文热力学的例子,再次例证法,举反例说,“还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很明显,“两朵乌云”这个点亮了。

这是知识储备的亮点,是个人素质的亮点,是临场从头脑中搜刮自己平生所学提炼出闪光精华的亮点,是个人搜寻头脑图书馆迅速找到解决方案的极好展现。

所以对于辩论本身来说,因为“两朵乌云”的“变阵”攻击,让原本相对纠缠的战局发生倾斜,所以这场开杠到此时此刻,陈铭的变招算是赌赢了,占优了。
假设,如若有新国辩或世锦赛或世界杯的判准评委在场的话,让他们做个投票,个人感觉他们大多数人判陈铭开杠更占优的概率更大。
<hr/>总的来说,这组和青云的高质量自由辩交锋,精彩之处有三:
一是双方知己知彼,都能清醒认识对方能力,清晰知道对方采用什么战术,所以不约而同先花大力气在“知识”这个关键词定义的争夺上,技术动作纯熟而扎实,语言精练而到位;

二是陈铭有勇气跳出纠缠不清的定义战,主动变招。因为对任何高手之间对决来说,稳中求进的招数更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决赛无名局”的原因,因为决赛中采用相对防守稳固战术的球队或选手偏多。
且主动变招一定需要选手的胆识和勇气,而对辩手来说,勇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三是陈铭用个人知识储备非常漂亮的解决了对方“一套芯片统一所有思想”的逻辑原点和定义,在战略上和战术上均取得了优势,非常好的呼应了自己担任辩论赛评委时的判准。
下周即将开战的2018新国辩,陈铭老师将担任评委,他提交本届新国辩组委会的个人判准中的最后一段(请参考下图)就是对自己“两朵乌云”亮点最好的诠释,那就是:
总觉得,一场辩论赛的胜利,应先是读书的胜利,知识的胜利;再是角度的胜利,思维的胜利;最后才是言辞的胜利,技巧的胜利。一个复古而怀旧的审美!



可以说,陈铭老师本次开杠的表现,为广大学习辩论、尤其是研习自由辩的辩手们再次上了教科书般的一课,也很好的履行了他自己当辩论评委的判准和对辩论的审美,把“读书的胜利”放置在“技巧的胜利”之上,值得每个学习辩论的辩手们反复琢磨研习。。。
<hr/>所以,从辩论赛的角度来看这一期《奇葩说》,其辩论方面的技术含量已经到达一个非常高的水准,让这一集成为了各辩论爱好者学习辩论技术的经典一集,陈铭老师也为自己在第五季开足火力的上佳表现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个人从未纠结过陈铭老师奇葩说夺冠与否,个人感觉那些对他来说都是浮云,只需想想他在其他节目和各种场合中的身份,各位应该更加理解俺的意思……

俺只是简单期望,陈铭老师能够继续有兴致、有热情、有感觉的在奇葩说延续自己的状态,继续有兴致、有热情、有感觉的在节目中尽情展现自己顶级辩手的风采,因为,那真是我等辩论爱好者的福分……

(以上为11月17日最后修改的原文。)
<hr/>以下为看完采访后,11月21日补充的新内容:

感谢知友“拖延症3.0”的回复,让我知道《奇葩说》每集竟然还有采访片段放出。
于是,我饶有兴致的观看了本期青云和陈铭的采访后,又有了新的感触,善始善终的把对他俩的对决补充完整吧。
先说对青云的采访。



《奇葩说5》采访:詹青云输掉比赛心情低落 自责开杠没有拉到票
她特别谈到了自己没有时间说完的一个论点:
不要共享知识是因为,大山的孩子可以努力学习知识走出贫困,因为对他们来说,学习知识是最好的改变命运的方法,共享之后,这条路就没有了....
这个点因为没有时间说,所以放弃了,个人感觉这个点真的蛮有爱的。
对于与陈铭的开杠,确实青云有点沮丧,但她态度非常诚恳。
当问到青云如何看陈铭指出的“两朵乌云”时,她非常大方的承认陈铭很厉害,且非常大方的说:“我觉得在这个点上,他挺对的,我这个例子相比第一个例子没有那么好”。
各位,坦坦荡荡的承认对手的强大,并坦率认下自己的不足,这,就叫大将之风!

-------------------------------------------------------
接下来再说对陈铭的采访。


《奇葩说5》采访:陈铭解释“两朵乌云” 信息不对称才是最大问题因为之前我就怀疑过,陈铭以开尔文作为英文名,是否跟热力学家开尔文有关,但我知道他微博“陈铭Calvin”是C开头的,而热力学家是K开头的Kelvin,所以我觉得,可能纯粹是巧合吧。。。
殊不知,陈铭竟然在这段采访中提到了,在读硕士时,他喜欢去旁听五大物理学院的课程,尤其喜欢听量子力学,自己的英文名就是来自这位开尔文,因为之前很崇拜这位传统理论物理学家。
我了个去!!青云啊青云,你这某种程度上不是撞到了枪口上了么,你竟然阴差阳错的举了开尔文的例子,人家陈老师就是崇拜你说的这个“开尔文”而将其当做英文名诶............

(没有这么巧吧。。。若青云看了这段对陈铭的采访,是否内心会高歌一曲:乌云乌云快走开,你可知道我不常带把伞,带把伞。。。)

然后,陈铭着重讲了他在开杠之前的思路。
OMG,陈老师竟然又是临场换战术,再一次临场决定采用拆对方的打法...

因为之前,陈老师准备的自由辩原思路,是根据自己“共享知识能救人命”的论点,把对方拉入己方战场,直接打“救人命”的价值,想把这个点打实了。
可当他听了青云的申论后,决定抛弃原计划,选择了勇敢跳入对方战场,勇敢拆对方关于“共享知识将同化人类”的点。
陈老师在采访中的原话是:

“我还有个选择是,跳到青云所说的核心内容上,不一定能说得很清楚,但这是一个有勇气的选择”

“最后选择豁出去了,我不管,我就要把我不赞同的地方说清楚”....

有了陈老师再一次勇敢的选择直接拆论,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这场爽歪歪的经典开杠。
所以,连同之前的接傅首尔之后的陈词,他都是以“勇敢跳入对方战场、勇敢拆论、勇敢到对方核心地带近身搏斗”的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心。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勇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辩手的指标”,在任何竞技运动中都一样,临场勇敢变招都是双刃剑,赢了,一切都好说,输了,可能对自己的赌博之选后悔不已.....


可辩论的魅力不正是如此么?
g1410739w 发表于 2024-1-21 00:31:25|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的回答是在看了一半时所做的……难以想象一个一个半小时的节目我不断暂停去思考,不断回放每一位辩手的高光时刻,竟然是在前几期看感情题看到内伤的第五季奇葩说。
一个综艺节目所聊的是知识的垄断与共享,觉得例子是开尔文和牛顿,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古典油画和莫奈梵高;延伸的是宗教和科技治理的世界,争辩的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和利弊,最后还轻描淡写的点到了知识的真理性会不会造成一个专治的世界……妈耶这样的一期节目还有什么理由不吹爆它……
其实我甚至在上个月,在知乎第五季的知友推荐度上,我点了反对,我点了不支持。
因为它的表现不像我之前爱的那个奇葩说了……虽然嘴上说这不愿意,身体还是很诚实的每一期都看了。
我很理解它的求生欲。
但是前几期它真的走歪了。
希望它以后能越来越好。
这才是我们爱的《奇葩说》!
………………………我是一条看完了节目的分割线……………………
再一次有力的证明了,差的不是选手,是辩题。
只要离开两性关系,每一期都是可以看两遍以上的。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